返回第6章 北海之行(第1/3页)  重生之异域三国乱世为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宋烨和太史慈结拜于慈母之前,慈母好不欢喜,对二人说道,“汝二人当如亲兄弟一般,互相扶持,天野年纪稍大,要多多提点子义则个。”

    宋烨闻言当然应允,于是对太史慈说道,“我此行本是要去那北海城中投奔孔太守,途中听闻贤弟之事,中道转折来此。此番既已寻得贤弟,何不随我一道前往,也好拼个前途富贵来。”

    太史慈本就不愿意待在家中,只因没有门路,所以整日沉醉于弓箭武术之中。此时听闻宋烨有门路可以投靠太守大人,自然是欣喜无比。

    “小弟愿往,还望大哥多多提携。”

    “哎,自家人何必客气。”宋烨又对慈母说道,“委屈母亲在此等候,待我与二弟到北海安顿下来,再派人来接您过去。”

    慈母也是个大家闺秀出身,自然也是十分明事理,“我儿不必担忧,自去闯荡一番事业,只是切记不可违背良心。”

    “儿谨记母亲教诲。”宋烨和太史慈同声道。

    当天夜里,宋烨住下来,和太史慈住在一个房间里。宋烨知道,自己虽然和太史慈结拜,但那多是由于自己救了他母亲一命,实际上跟自己并没有什么兄弟之情,自己要想办法抓住他。

    “子义,不知你对天下怎么看?”宋烨心说你一个未出世的毛头小子,想来也不知道什么天下大势吧。

    谁知道太史慈接下来的话让宋烨大吃一惊。

    “兄长,当今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各豪强借机壮大,我想不久之后,天下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看来这个太史慈颇有儒将风范啊,宋烨压住心里的惊叹,心说看来我必须得露一手了。

    “不曾想子义竟然有如此见识。”宋烨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今天子暗弱,宦官当道,外戚专政,层出不穷,黄巾之乱犹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乱之后,大汉天下必定分崩离析。”

    讲到此处,宋烨喝了口水继续道,“你我兄弟二人,值此乱世结交,贤弟有万夫之勇,我胸中略有良谋,你我合璧,斩黄巾立战功,若能获一城一县之地,广积粮,高筑墙,网罗天下有能之士,待天下有变,便是你我兄弟二人展翅翱翔之时。”

    太史慈听完宋烨的话,心里也是热血澎湃,感觉自己认得大哥果然有点能耐,“大哥果然深谋远虑,我愿意跟随大哥,建立一番功绩!”

    “好,我有子义相助,如虎添翼!”二人于是又坐下来讨论天下大势,太史慈越来越吃惊,渐渐的完全被宋烨折服,言语之中透露出死心塌地的信息。

    宋烨也是越谈越是喜爱太史慈,心说这么一个有大局观的人,为何当初东吴没有用上呢?难道是这个世界的太史慈不一样?

    第二天清晨,二人早早拜别慈母,奔北海而来。

    数日之后,二人已到北海地界,遥望北海,只见北海城下旌旗飘扬,黄尘漫天,喊声如雷,无数黄巾军已经将北海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太史慈见状,不知如何是好,“大哥,如今北海城被围,朝不保夕,你看我们将何去何从?”

    宋烨心里也很郁闷,心说老子好不容易带着省高官的推荐信找孔融这个市高官混个前程,谁知道刚来还没见着面,这个孔书记就快被人灭了。宋烨知道,这也许是自己的一个机会,如果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杀散这群黄巾军,一定可以得到孔融的青睐。

    “子义,你看下面的军士将领如何?”宋烨此时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

    “哈哈,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太史慈傲然说道。这让宋烨很是满意。

    “既如此,我便修书一封,子义你便杀入阵中,挑他四门守将,挫一挫贼军的锐气,然后进入北海,将信交于孔融,只需按信里交待行事,贼军必破矣。”说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