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2 章(第1/4页)  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在沙漠中起?故而后世诸葛常常对症下yào,总结声称:近代中国,只能也只可能从政治角度入手救国。

    1840年以来中国屡次战败,国家财政要用以缴纳各国赔款。庚子年的退款是一笔大肥ròu被无数贪官盯上,瓜分数次。剩余退款,大多数用作清华公费留学基金。而国库钱财,几乎都用在了置办军械和扩充军队上。

    这便是徐少谦那封信中所说的国是日非,战乱频仍,教育不兴。

    所以,一位物理学家该如何为国效力?自然不能去欧洲。

    中国没有钱支持教育,更没有钱去支撑建立一个核物理实验室。那么,英国有么?

    香港大学建立最初的背景,便是当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内陆成立大学时,港督卢押向英国提议:英国也应在香港设立一所大学,一来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提议一经提出,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也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于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于是出钱支持。

    因此,支撑香港大学的教育经费,全部来自于英国政府和诸如汇丰银行的香港英资。

    若这些资金还是不足,那么,能不能让那些带着大笔项目基金的科学巨头到中国来?

    如果,如果中国也能出现一位名声赫赫的科学家,有足够资历与天赋去组建一支全新科研队伍。凭什么他们不想来中国,带着他们的项目基金?

    曼哈顿计划从计划伊始到正式成功,花费了足足二十亿美金。

    所有这些钱加起来,十年时间,够不够支撑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经费?

    1940年起,包括德国纳粹在内,人人觊觎“核”。“核计划”与“曼哈顿”计划赛跑,而当时世人所知的较大量铀矿在捷克、加拿大与刚果。而2014年中国发掘的第一个万吨级铀矿床,如今正躺在新疆伊犁盆地。

    因此楚望愿意尝试着推演一下倘若这一万吨级矿床提早被发掘,有没有道理使得中国也盯上核链式反应这块肥ròu,使得他们心甘情愿将大笔充作军用的钱,匀出一部分来支持这个项目?

    “为什么你们不在国内读书,要远涉重洋的来我们的大学。究竟你们的教育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我们拥有领先于你们的理论,那么,凭什么要我们过去?为什么不能你们过来?

    “整个20世纪30年代,没人能解释为什么用铀做的实验总是失败。”后世关于核裂变反应的教课书上,有一句楚望永远记得的话。

    1927,远在欧洲的奥.海也许正在哥廷根大学进行他的量子力学博士论文演讲。

    当世许多科学家在这些年距离链式反应只差1%的临门一脚,却足足推迟了十余年才成功。

    若是核裂变理论基础提早问世12年,只12年,第一次核bào便不会1945年才发生。

    若1937年之前,在远东大陆“铀计划”早早成功,那么,1937年,那些噩梦,还会发生么?

    楚望作为一个未来发表了许多刊物的理科学生,从自我道德观来说大抵做不了剽窃已发表刊物的事。

    但是,她能不能依靠自己的知识,成为徐少谦完成从无法实现的“超铀原子”到“核裂变”理论路途上的一个“偶然”?

    她可不可以对一位20世纪初页,已经对铀放shè衰变原子核理论了如指掌,距离核裂变与聚变、“链式反应”理论基础完成百分之八十,只缺少临门百分之二十的远东科学家,用二十一世纪任何一个物理系大学生都拥有的知识,从侧面稍加点拨,去推动这篇理论,使它提早十二年在中国问世?

    那么曼哈顿计划便不再是曼哈顿计划,也许与纳粹德国赛跑的办公室,会坐落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