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面馆(第2/3页)  风起西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看先生粗衣布帽,想来手头上不甚方便,却是大方得紧。也罢,别人请我吃山珍海味不稀罕,先生这碗面在下却是喜欢吃。”

    莫思凡笑了笑,说道:“未曾请教兄长名姓?”

    “在下姓李,名沐风,吉州人氏。”

    “小弟莫思凡,谢家村人。”

    “原来是莫先生,刚才先生所说另寻出路却是怎么回事?”

    莫思凡道:“不瞒李大哥,小弟家贫,三餐不继,上有母亲,下有妹妹,外面还欠着高额债务,正所谓穷则思变,若是再不另寻出路,只怕是过不下去了。”

    李沐风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不过自古寒门出名士,家贫决非过错。据我所知,不少穷困秀才都是选择开馆授学,教几个童生维持生活,同时也不误了自己的学业,有机会的时候,还可以去参加乡试,莫先生为何不这样?”

    莫思凡微微一笑道:“那些都是腐儒所为,小弟却志不在此。”

    “哦?”李沐风颇为惊异的看了看莫思凡,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意思。他沉吟了一会,没有再追问下去。

    没多久面端了上来。味道很是不错,吃完齿颊留香。

    只可惜这个时代没有辣椒。按照莫思凡的记忆,辣椒要到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原,此时还不曾有,虽有其他作料调辣味,但吃不到辣椒,始终是一种遗憾。

    李沐风看着斯文,吃面的时候却也挺豪迈,他大口的吃完,然后连面汤也全都给喝了。

    这时面馆里的食客渐渐多了起来,人多嘴杂,市井之徒粗鲁惯了的,吆三喝四,很是热闹。

    今天上午知县老爷的寿礼被劫一案,此刻早已传到了西凌城,一时间成了市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有道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种带有传奇性的故事在人们之间口口相传,越传越离谱,不过片刻工夫,便已经面目全非。关键是所有谈论这件事的人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便在现场,亲眼目睹了劫案的发生,甚至连打斗场面都描述得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

    坐在莫思凡邻桌的两个小贩,甚至为了争论这次劫案被杀了多少个官差而吵了起来,一个说五个,一个说八个,两人都赌咒发誓说自己当时就在那里,连尸首都是他们收殓的呢。

    莫思凡听了一会,只觉得好笑,忍不住摇了摇头。

    李沐风问道:“先生有何高见?”

    莫思凡低声说道:“今天上午,我才是真的在那个店子里,那些官差只是被迷晕过去了,何曾杀人?可笑世人往往以讹传讹,多少历史的真相就是这样被隐没了。”

    “先生在那里?那岂不是很危险?”

    “并不。我看那山大王虽然面相凶恶,行事却很光明磊落,不肯滥杀人命,就冲这一点,当得起侠盗二字。”

    “想不到先生的见解与世人完全不同。”

    莫思凡道:“我和兄长一见如故,所以也没甚么忌讳,在我看来,官逼民反,罪在官而不在民,那些啸聚山林的好汉们,他们的本性未必就是想做强盗,多数还是遭受到了不公,被逼为匪。而咱们西凌县的这位官老爷,人所共知,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为官几年,也不知贪墨了多少金银,如今被那些绿林好汉取走了一些,正是大快人心的事。”

    李沐风哈哈笑道:“妙,妙。我跟先生真是相见恨晚。你所说的,正是我之所想。”

    莫思凡收拾好自己的包裹,说道:“以后若有机会,小弟请兄长到谢家村盘桓数日,当促膝谈心,畅所欲言。只是现在小弟尚还有事,便先走一步了。”

    李沐风道:“也罢。愚兄一定到访。”

    莫思凡付了两碗面的钱,正要出门,忽见街上很多人都在吵吵嚷嚷,有人一边跑,一边大喊:“捉住了,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