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章如风思柔(第1/3页)  风起西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么一份充满后现代风格的招生简章毫无疑问是出自莫思凡之手。在后来的历史学家眼中,这份招生简章是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有人考证说这个简章体现了莫思凡平等c博爱c严谨c以人为本的情怀,短短的几百字,交待了很多个层面的问题,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同时,这份简章也充分暴露了莫思凡歧视秀才的局限性。后来的事实证明,在改变历史走向这件伟大使命面前,包括莫思凡在内的秀才们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心思细腻的研究者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莫思凡会对五一c十一那么重视,以至于放了七天长假?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典故?这可真是一个千古之谜,研究者们想破了脑袋,翻烂了史书,都找不出这个典故的出处。直到若干年后,莫氏家族的绝密日记被公开,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原因就是那么简单。

    莫思凡自然是预测不到若干年后的那些破事,他精心拟就的这份招生简章,其实没有那么多微言大义,所谓情怀,所谓节操,全都是后人穿凿附会到上面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实际上跟原作者的真实想法相差甚远。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西凌小学。

    这份招生简章在五村产生了热烈反响。不管识不识字,大家都挤到招生简章那里,识字的就大声念,不识字的也大声讨论,大家都想知道莫相公又搞出了什么新鲜事物,在大家的认知里面,只要是替莫相公做事,就一定能够赚到很多的钱。所以只要西凌工坊那边有什么动作,大家就蜂拥而至,万一好事就落到自己头上了呢?

    能够看明白这份招生简章的人不多,哪怕是识字的,也弄不懂格物之道c福利这类的新名词是什么意思。但是简章上说得很明白,西凌小学招人不要钱,反而有工钱拿,这样的好处,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啊。

    有这么好的条件,别说是参加一个时辰的劳动了,就算是整天在车间里做事也划得来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多岁就做农活的比比皆是,根本不怕吃苦。西凌工坊财大气粗,五村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只是以前招收的工人并不算多,以年轻力壮的成年人为主,而且几乎集中在谢家村,别的村子基本没有机会。

    五村不到三百户,按照平均每户两个孩子来算,有小孩约五百人。但是因为有十一到十八岁的条件限制,符合条件的大约有两百多人。按照男女比例对半来算的话,同龄段的男孩也就一百多人而已。扣掉那些身体不好的,智商欠缺的,以及秀才,满足条件的,满打满算才一百人左右。这就意味着,录取比例高达一半,只要去报名,就有机会。

    别看村民们字识得不多,扒拉起小算盘来,个顶个的精,利害得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算了出来。

    有头脑反应快的,掉头就往家里跑,说不定报名的时候抢个先,录取的机会就大些呢。有人带了头,其他人紧接着也回过味来,很快就一哄而散了。

    报名的地方在工坊办公室一楼的一个房间里,可以想象得到,第一天报名的人肯定是最多的,大家蜂拥而来,自然都想占个先机,所以由莫思凡c莫玉兰和谢小勇三个人一起负责这个工作。三人坐在一张桌子后面,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摞了一堆纸,这个就是报名表。鉴于有些报名者并不识字,所以填写报名表的重任就落在莫思凡身上。三人分工很明确,莫玉兰问,莫思凡写,谢小勇负责甄别报名者的信息真伪兼维持秩序。谢小勇以前经常到别人家去打造家具,五村地面上的人,他大多认识,而且知根知底。

    报名的速度很快,莫思凡要了解的信息,无非就是姓名c年龄c住址c有没有读过书,再问几个简单的智力问题。在询问过程中,莫思凡都会仔细观察报名者的表现情况,并且在报名表上作出简短的评价,这些就是录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