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小年会餐(第1/3页)  风起西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过得飞快,秋去冬来,嘉靖二十六年很快到了岁尾,这时一个消息传来,史克朗史知县要调动了。

    官员调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一般来说,吏部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对所有地方官都是有着详细的考核标准的。考核优秀的升官,考核一般的平调,考核不合格的降级,应该说制度很好,但只要执行制度的是人,那总有空子可钻。只要在考核者身上动动手脚,想得到一个好成绩太简单了。多少庸官贪官就是这样一路高升的。

    史知县也是这样的情况,纵然他在民间官声极差,百姓怨声载道,但依旧阻止不了他升官发财的道路。他让师爷活动了一番,成效显著。这一次吏部发文,是升他为抚州府知府,二十七年二月中旬前到任。

    抚州府位于江西东部,面积比袁州府略大,史克朗从七品知县升为四品知府,当然是付出了大价钱的。但是做了知府之后,整个地盘都受他的盘剥,自然比一个实力薄弱的县要好得多。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他付出的那些大价钱很快会被他捞回来,然后再成倍的往上增加。

    但是,在离开西凌之前,史知县还想捞最后一笔。升迁这等好事,如果秘而不宣,史大人怎么会有由头接受人们的道贺,收受礼物?所以公文下来的第一天,他就派人挨家挨户通知那些富户乡绅,并在市井间散布消息,所以西凌县很多人就知道这件事了。

    史知县这样的做派,西凌城但凡有点头脸的自然都知道应该怎么办,礼物轻了拿不出手,也有损自己的脸面。所以这几天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来县衙拜访史知县的人不少,大家都带着沉重的礼盒,在师爷笑容可掬的接待下,说几句恭维的话,然后放下礼盒走人。

    莫思凡当然也得到了通知。但他只是冷冷地一笑,并没有加以理会。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乡村里的习俗很多,难以尽述。在这段时间,莫思凡除了沿袭去年的抚恤孤寡活动之外,还在过小年的时候,召集西凌工坊的全体人员,搞了一次年前会餐。

    西凌工坊的福利一直很好,吃住免费,还发放劳保用品,工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这样的会餐还是很有意义的,毕竟辛苦了一整年,大家坐下来热热闹闹的吃一顿,也是应有之义。西凌工坊目前总共有一百多人,包括原有的工人c勤杂人员c扩大规模后新招的工人以及招募来的各类工匠等。人数增多,原先的伙房就显得局促,莫思凡于是又建了个新的食堂,承袭了他一贯大而不美的设计思想,食堂可以容纳很多人同时就餐,环境也好了很多。

    跟后世大型企业周边生态很类似,西凌工坊的兴旺发达,最先受益的便是工人和他们的家属。一家大型企业,其影响必然幅射到社会各个角落,无数相关或不相关的人都能依靠它来生活。比如所谓的汽车城或钢城,多达十几万人聚集在一起,真正在汽车厂或者钢厂上班的人是少数,更多的是由其衍生出来的产业养活无数的人。西凌工坊目前的影响力当然还做不到这个程度,但是已经隐隐出现这样的迹象。比如随着西凌工坊人越来越多,开销增大,吃穿用度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增加。一些有眼光的村民就看到了这一点,在西凌工坊外面自发形成了一个菜市场,以后说不定还会形成其他市场。现在通常是这样一种模式,男的在西凌工坊做工赚钱,小孩在西凌小学念书赚钱,女人和老人则在家里种田种菜养猪赚钱,所有人都能从西凌工坊的高速发展中获得利益。

    比如,那些勤杂人员招收的来源便是工人家属,或者是有子女在西凌小学念书,他们在工坊里面从事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买菜做饭扫地守门等,干活辛苦,工钱也低,统一标准是每月三两。在工坊里面虽然是最低的,但要看跟谁来比较,跟自己过去比,或者是跟现在那些地主的佃户比,这个工钱就高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