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章投资荒山(第1/3页)  风起西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讲完一些基本知识,莫思凡又给大家讲一些国家概念,重点当然是放在欧洲部分。嘉靖年间,欧洲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始,从本质上说,大明尚未落后,在经济方面甚至是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如果科学技术能够迎头赶上,必将在大航海时代分得一杯羹。甚至力压西欧小国,成为世界霸主。

    “未来的世界必然是向大海进军的。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世界,关于这一点,大家用不着怀疑。地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哪个更重要,一目了然。”莫思凡指着模型上那大片的蓝色说道。

    柳秀林道:“是这个道理。但是大明朝廷禁海,别说向大海进军了,连出海贸易都是严格禁止的。”

    “所以海禁是一项愚蠢透顶的政策,朝廷官老爷们既看不透未来趋势,也不知道海洋的重要性,仅仅因为小撮倭寇的袭扰就放弃整个大海,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问题是咱们小老百姓哪里有能力改变朝廷的决策?海禁不改,你就算有通天的本领,也发挥不出来。”

    “所以一切都要从观念的改变开始。我今天是想让大家都改变固有的观念,以后还会让更多的人看清这些现实,等足够多的人都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时,我相信朝廷一定会改变海禁政策的。”

    不得不说,莫思凡的这个理念未免太过理想化,朝廷政策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特别是中原几千年来都是农耕文化,对海洋的认识极其浅薄,整个社会都没有向海洋进军的意识,指望一个老百姓大声呼吁,让朝廷废除海禁政策,想想都不太可能。

    当然大家都没有反驳莫思凡的意见,不管怎么说,出发点是好的。

    这一堂别开生面的地理课就此结束,莫思凡至少有一点没有说错,这样生动有趣的讲解知识的方式,真的令人大开眼界。

    谢小忠在家里住了几天,就回卫所去了。回程还需数日,一点时间都不能耽误,既然是做了军人,就身不由己,这是没办法的事。

    临别之际,莫思凡叮嘱他有空就捎一把晒干的辣椒回来,只要将辣椒子剥离,就可以培育出辣椒树苗来,今后就不愁没有辣椒吃了。谢小忠自然满口答应。

    转眼新年过去,正月十五过后,西凌工坊再度热闹起来,生产继续有序地进行着,车间里热气腾腾,所有人都在忙碌着。金黄的熔融玻璃液倒入保温炉内,然后被浇铸,被蘸取,被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然后退火及其他后工序处理,成品则被迅速包装起来,堆到成品仓库里去。

    工坊招收了一批新的年轻工人,入职之初,自然是安全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专门有老员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在他们手把手地带动下,新工人成长很快,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成长起来。

    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都已经研制出来,并且很快应用到生产工序中去,所以西凌工坊现在的生产效率已经大幅度提高,就以矿石的破碎工序为例,最开始的时候安排了四个人,后来生产规模扩大后,变成了十个,就算这样,劳动强度还是非常大的。但是电动机出来后,破碎机便顺理成章地制造了出来,用机器来破碎,劳动强度降低不说,同样多的劳动力,破碎出来的产量提高了好几倍。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便是效率的提升。

    生产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以后,莫思凡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另一个新事物上面,那就是照明设备的应用。

    这个时代不论权贵还是平民百姓,夜晚照明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钱的权贵可以点蜡烛,蜡烛可大可小,发出来的光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并不明亮。普通一点的平民百姓就只能用油灯,那油灯用的是植物油或动物油脂,烧起来烟大且不说,还有一种难闻的气味。而且不论是点蜡烛还是油灯,防火都是非常重要的。大明皇宫常备铜缸贮水灭火,但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