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章再赴瓦山(第1/3页)  风起西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所以选中瓦山村建水泥厂,莫思凡经过了多方面的思考。首先,水泥工业毕竟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即使采取措施,也无法完全避免粉尘的飘散。五村位于县城近郊,绝对不适合建水泥厂,否则粉尘飘到城里,那是要惹大麻烦的。别说韦县丞保不住他,贾知县恐怕也得来找他的麻烦。而瓦山远离县城,直线距离足有四十多里,又是位于山区,纵然有些污染,也不会扩散到其他地方。其次,生产水泥的原料跟瓦山窑烧粗瓷的原料差不多,就地取材,原料非常便利易得,煤炭也不缺。第三,瓦山附近村落有两百多户,人口有两千多人,呈散居状态,劳动力并不缺乏,而且多数是在瓦山窑做过工的,算得上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只需稍微加以培训,很快就可以胜任水泥的生产任务。

    瓦山窑是个老瓷窑,历史悠久,长盛不衰。附近这一带地方几乎每家都有人在窑上做过事。按照后世的说法,瓦山窑是这一带的支柱产业,对于解决村民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瓦山窑出点什么事,影响的便是附近所有的村民。

    罗家是瓦山村的第一大家族,嫡系旁系算下来,占了瓦山村将近三成的人口。瓦山窑从一百多年前开始发展,可以说是历经风雨,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开始辉煌起来,在最辉煌的时候,产品不仅占领了西凌近半市场份额,甚至远销湖广以及江西其他郡县,深受底层百姓的欢迎。在那个时候,瓦山窑给罗家带来了不少财富,在整个西凌县,罗家也算排得上号的大家族。

    虽然财富大部分被罗家人瓜分,但是窑工们在瓦山窑上做事,毕竟还是可以通过劳力获得不错的报酬,不说多了,每年挣十余吊还是没问题的,再种点田,菜蔬自给,这样下来,一家人的生活还可以过得很不错。村民们的愿望其实很简单,说他们有多大的追求也没有,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

    但是好日子并没有过太久,随着西凌县其他小瓷窑的兴起,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抢占市场,各瓷窑竞相压价,时不时就掀起一场价格大战,看似消费者们获得了实惠,实则损害了整个市场。实事求是的讲,瓦山窑的不景气不是在罗正风手上开始的,早在十几年前,他老爹做窑主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颓败的气象。只不过那时罗家架子还在,虽然已经虚弱了不少,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依靠着多年来形成的品牌优势,还是艰难的支撑了下来。

    偏偏罗正风乱来一气,成了压垮骆驼上的最近一根稻草,最近这几年瓦山窑一落千丈,市场大幅度萎缩,别说赚钱了,连窑工们的工钱都渐渐地开不出来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在库房里堆积如山,甚至很多干脆就没有入库,扔在外面任风吹雨淋。窑上人心涣散,不少人干脆就不来做事了,反正做了也得不到钱,做来何用?好端端的一个瓷窑眼看就到了倒闭的边缘,纵然族长对他非常偏爱,但是也抵不住他这样胡作非为,家族内部对他的非议越来越多,最终也只能将他撤下,让他的弟弟罗正林做了窑主。

    罗家以瓦山窑起家,做生意乃是本行,但商人的社会地位低,就算是有钱也是如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罗家设了一个村塾,特地延请了名师前来执教,当然能够上得起村塾的并不是普通人家,至少是罗家嫡系或者家里条件比较好点的,贫寒子弟到哪里都上不起学。

    罗正林就是通过读村塾考中秀才的,这也是瓦山村出的第一个秀才,尊贵程度可想而知。瓦山村有出息的人很少,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大家自然对他很尊重,在村子里走动的时候都会有人向他行礼致敬。也许是被书香熏陶,罗正林的修养极好,待人接物都是彬彬有礼,他家境很好,也没有一般人那种穷酸之气,以至于人们将他与其兄罗正风进行比较,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个爹妈生的。

    罗正林酷爱,对经商并不感兴趣,瓦山窑窑主的宝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