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章签署协议(第1/3页)  风起西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道是千篇说教不如一次实验,事实摆在面前,比任何说法都管用。作为商人,必须具备灵敏的商业嗅觉,在这方面,罗家人无疑还是合格的。按照莫思凡的说法,水泥的生产工艺很简单,原料到处可见,价格低廉,容易上量,一年产出几千万斤不在话下。有如此多的优点,还能说什么呢?那些原本还充满了疑虑c反对入股的人,现在也大力赞成了。

    收购瓦山窑的协议很顺利地签署了,对于日薄西山的罗家来说,莫思凡的到来实际上是拯救了他们,虽然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莫思凡顺利买下瓦山窑,而罗家则以五万两的股金占据六分之一的股份。

    罗家上下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恨不得瓦山窑从即日起就马上转产水泥。莫思凡理解他们急迫的心情,不过,收购瓦山窑的协议虽然是签署了,双方合作的协议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敲定,得一项项的进行落实。而在生产方面,原先产瓷器的窑炉也不能直接拿来生产水泥,得进行必要的改造。而且这种窑炉生产效率太低,要扩大产量,最终还是得上后世常见的回转窑炉,但是要建造这种巨大的生产设备,以及为了运转它而配套的其他设施,这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光靠莫思凡来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集合大批优秀的工匠,集思广益,共同完成。好在莫思凡拥有后世成熟的经验,不必在黑暗中摸索,他只需要提出一种思路,其他的都可以由工匠们将思路变成现实。

    为了建造水泥厂,他将投入二十五万两巨资,加上买下瓦山窑的五万两,一共是三十万两,他现在身家丰厚,完全拿得出这笔钱。而且建设是分期进行的,初始投入并不太多,等到第二期工程开始时,水泥厂已经可以产生效益了,这样可以极大缓解资金压力。

    至于水泥厂的名字,他懒得多费心思,直接就叫西凌工坊瓦山水泥厂。

    瓦山水泥厂将来的负责人确定为叶子羽,他将代表莫思凡行使职权,罗正林则作为副手,负责协调工坊和罗家双方的关系。同时莫思凡还将定期派人来协助管理,一方面是充实管理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他们的实干能力。至于罗家其他人,在水泥厂里面也可以找到各自的定位,除了每年的分红之外,还可以凭本事拿到一份工薪,相信莫思凡是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

    罗家上下都很兴奋,对新产品充满了期待,他们热切的谈论着新产品,仿佛看到巨额的财富就在眼前,很明显,这种产品完全不是以前低廉的粗瓷能够比拟的,他们甚至想不起还有甚么风险阻拦在面前。

    只有一个人还算冷静,那就是罗正林的三叔罗天寿,这是一个比较稳重谨慎的老实人,凡事瞻前顾后,考虑得比较多,平时在家族事务中很少掺合,人们也习惯性的无视他的意见。当此罗家上下欢欣鼓舞的时刻,他却没有跟着大伙儿一起欢呼,反而显得心事重重的模样。

    莫思凡早就注意到他,便问道:“罗三叔还有什么意见吗?”

    罗天寿嗫嚅了一会,终于说道:“莫相公,我知道你这个产品自然是极好的,但有一点,不知考虑过没有?”

    “罗三叔请说。”

    “朝廷对手工作坊限制甚严,特别是矿冶行业,限制尤其多。根据律令,百姓严禁开采金c银c铜c铅等矿,违者以盗掘罪名论处,炼铁需州县允许,雇工不得超过五十人,不得雇佣外地流民,不得在农耕时节生产,不得私自对外发售等等。之前瓦山窑烧制粗瓷,虽然有限制,毕竟规模不算大,也不属于矿冶行业,即使这样,官府也经常来查问。现在莫相公要生产水泥,产量高达几千万斤,这么大的规模,雇佣的人员恐怕多达数千,瓦山附近没有这么多壮劳力,势必得到外面去请人。问题是,官府怎么可能允许这么做?万一到时候一声查封,所有人岂不是全部血本无归?”

    罗天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