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也慷慨的让利三成之多。
他心里面转着各种各样的念头,心情可谓复杂至极,想了好久,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我听说瓦山窑今后要转产水泥,莫非就是莫相公带过来的项目?”
“正是。”
“莫相公青平窑”他嗫嚅着不知怎样措词。
“你是想说以后咱们是否有机会合作是吧?”莫思凡看透他的意图,说道,“放心,一切都有可能。”
袁紫恒松了口气,坐在罗家堂屋里面,当着这么多罗家人的面,他实在不好意思将心里面的想法表达出来。然而高枝人人都想攀,他也不例外。莫思凡既然有了这个表态,今后还是有合作机会的。他倒不是太过着急,如今青平窑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且等消化掉瓦山窑让出来的市场再说。但他心里已经暗暗做了决定,今后跟罗家的关系不妨密切些,如果能结成姻亲关系,岂不是更好?他有一个妹妹,如今已经是待嫁之龄,恰好罗正林也没有婚配,这是拉近双方关系最好的手段呀。
罗正林当然不知道他心里转了些什么念头,见双方谈得差不多了,就带着袁紫恒去库房看货去了。
在莫思凡眼里,袁紫恒无疑是个聪明人,虽然心机略重了些,但这并非大毛病,跟聪明人打交道总比那些笨蛋强,他会权衡利弊,只要给予足够多的利益,合作起来是相当愉快的。
世间聪明人不少,但是老实人也相当多。老实而认死理的人也不少见,比如瓦山窑的那些窑工们。
瓦山窑作为民窑,受到官方的限制比较多,比如规模和雇工人数等,为了规避风险,罗家在雇工的时候,往往采取短期雇佣的方式,每次雇佣的人数并不太多,时间不长,但是会反复多次雇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粗瓷产品价格低廉,要获得利润就得靠比较大的产量,产量一大需要的窑工自然就多,偏偏官方查得严,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样无论官方何时来查,瓦山窑雇工人数都不超限。
瓦山村及附近村落壮劳力不少,几乎都有在瓦山窑做工的经历,每年做工时间从半年到个月不等,不做工的时候,就在家种地,两不耽误,他们拿到的薪水虽然不多,但有种地所得,倒也不是过不下去。
对于这些亦工亦农的人们来说,到瓦山窑上做一段时间的工,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一百多年来,几代瓦山人就是这样过下来的,窑虽然是罗家的,但是对瓦山窑的感情,相信罗家人还不如这些老窑工们深厚。罗家可以为了大量金银而卖掉瓦山窑,对瓦山窑的归属毫不疼惜,但窑工们会。当消息出来的时候,不少老窑工们一边唾骂着败家的罗家后辈,一边难过的抹泪,当然,他们对这一切无能为力。罗家自己要作死,那是没法子的事。
对于买下瓦山窑的莫思凡,他们也没什么好感,不就是有一些臭钱么?有钱难道就可以为所欲为啊?
为了招募到足够多的工匠改造窑炉,莫思凡已经让罗家通知那些有技术的窑工们前来做事。可是三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来。这让莫思凡好生不解,他之所以看中瓦山这个地方,原因之一便是这里有足够多的熟练工人,要是招不到人,他何必选择这么个地方?他让人去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是因为工人们有情绪,不希望有外人入主瓦山窑。
这就有点意思了,卖出瓦山窑,东家都没什么意见,反倒是一无所有的窑工们有不满情绪,听起来似乎有些怪诞,其实也是合理的。后世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个国有企业被私人收购了,那些厂长经理自然是大肆中饱私囊,是很乐意将企业卖出去的,但那些企业职工可不见得乐意。例子虽然不甚恰当,理却未必不相通。
只是这样一来,莫思凡找不到工人来做事,可就有点糟糕。无奈之下,他只能让罗正林再出一个通知,要求所有窑工第二天到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