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佃得田不多,原先江中柜一个人也能忙得过来,如今多了个年轻力壮的扬福生,前后不过五天时间,田里地里的庄稼农作物,全部收割完毕,正好这些天日头充足,经过暴晒,所有粮食都拾掇妥当收进了粮仓里。
早早地便结束了今年的的最后一场农忙。
与人交往最讲究有来有往,扬福生撇下自家的农活过来帮忙,眼下家里没甚事,江中柜也没闲着,拎着农具早出晚归的帮着扬家干活。
扬二家里也忙碌的差不多,现在有了江中柜的加入,次日还没到傍晚呢,地里田里的事儿也都拾掇妥当。
忙完大丰收,紧接着也不能歇,还得耕田翻地把冬麦种下,顺便种点儿冬日里的青蔬。总得来说,事儿不算多,也不是很着急,可以缓缓气,慢慢悠悠的来。
将将要进十一月,眼看就要立冬,那才是真真正正的清闲下来,村里的妇人也好汉子也罢,都有时间出来窜窜门说说话。
然后村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上门说亲的呀,说媒拉纤的啊,成亲娶媳风光嫁女,新建房屋宅院等等,杂七杂八的,大大小小事情一箩筐,尤其是家里有好少年好姑娘的,那几乎算得上是门庭若市了。
农门小户向来如此,有什么大事儿喜事儿,都会特意选着农活清闲的时候来张罗,这样才有足够的人手,才会足够热闹喜庆。
江莲花上辈子是在乡下长大的,多少了解农村的一些习俗。早在十月中旬,她就开始往相熟的人家窜门说话,下月初家里准备新建房屋,到时候还得请他们多多帮忙搭把手的。
李春儿和钱小兰得知这事,特意挪了两天过来,有事没事的往村里转悠,找人说话痨嗑,替侄女多拉点人手,这新建房屋可不比别的事,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手呢,也不知道屋子要建多大,是青砖小院呢,还是泥砖三间,若是想建好点儿,那事情可就多了去了。
像这样的关键时候,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平时的为人处事,会来事有人缘的,往往不消多说什么,只要略略的提两句,人家主动就接了话,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并且把事放在了心里,便是再忙,手里的事情再多,也会抽空过来搭把手。
平时人缘不咋滴,不会说话做事,要人帮忙的时候,就腆着脸上门,那就不好意思了,有空呢,就意思意思来帮下,没空的话,对不住了。
这人心呐,生来就是偏的。跟谁处得好,交情深,自然会偏着些。
所谓的窜门说话,也不单单是用来打发时间,更多的是为着两家的交情越处越深,经常走动走动,说说话,日久生情这词儿,可以用在爱情上面,也是可以用在这些人情琐碎里的。
母亲走的早,江莲花又没什么功夫出门,老实说,村里比较熟悉的也就那么几家。幸好有大娘二娘帮着说话,她们就很不一样了,嫁进村里这都多少年了,日积月累的,对村子熟悉的很,几乎可以认全整个村子的人,相熟的人家自然也有不少,便是一家出一个人手,或是两个人手,也能凑出好几十个人呢,轻轻松松的就能把新屋子给搭建出来。
新屋的地基,也是早早地就跟里正村长说好的,还往县衙里备了案获得了批准。新地基紧挨着老屋,跟大伯二伯家倒是又近了些。
江莲花想着既然手头宽松,要搭建新屋子,就一步到位弄好点儿,反正是要住一辈子的,多花点钱没关系,主要是住的舒服自在。钱嘛,花了再挣,也不是什么难事。
她打算建个农家小宅院,敞敞亮亮落落大方的院子,甚至还考虑到有后将来成亲娶媳,家里就他一个男丁,便不需要建太大,屋里人少,房子太大,住着也显冷清,完全没有必要。
就正屋三间,再加三间东厢房,对面建个大点的屋子,单独留出来,不住人,算是她的小作坊,酿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