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挖野菜遇见的意外(第1/3页)  宁家女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黎小虽然难进,但这是对于普通村民而言,对于爷爷跟爸爸都在县里做干部的沈安怡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

    何况正常学校都不会拒绝沈安怡这种功课好还多才多艺的学生。

    赵富梁对赵霞说这是为了沈安怡好,留在村小,不定又要被宁光带着去干活,好好的小公主弄的跟村姑似的。

    这话一下子就说服了爱女心切的赵霞。

    而对于赵富梁来说,既断绝了沈安怡跟宁光的联络,又让赵利国c赵卫国c赵琴这三个跟沈安怡年岁仿佛的孙子孙女也进了黎小,真正一箭双雕。

    他跟赵霞这么说:“黎小离家远,那边孩子基本都是镇上人家的,条件不差,也是惯出来的,没准因为安怡现在住在村子里,看不起她。不让利国他们几个一块儿去念黎小,安怡在学校里被欺负了都没人帮忙。”

    赵霞小时候由于娇娇弱弱的,没少被校园霸凌,闻言虽然知道赵富梁趁机给赵利国他们谋好处,却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其实之前她都帮着堂侄子赵建国弄进黎小了,按说亲侄子亲侄女早就该去黎小念的。

    然而赵霞记恨做美头时在父母兄嫂手里受的气,固然给哥哥们弄到镇上上班,却都只是普通的工人,打定主意就是要一辈子压着他们,让他们只能讨好自己,连带下一代都没法子扬眉吐气。

    所以赵利国他们上学时,赵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把人弄进黎小的要求:“咱们家祖上三代贫农,就没出过读书种子,弄黎小干嘛?跑那么远,光是上下学就不知道耽搁多少时间,有这功夫还不如帮家里插两垄秧呢!”

    又说镇上人家看不起乡下人,“利国他们在村小肯定不会受委屈,去了黎小少不得看脸色,你们不是最心疼孙子了吗?想着他们在外头不被当人看,不心疼?”

    她在这点上态度很坚决,赵富梁夫妇由于没看到过身边有读书改变命运的例子,也没有很在意孙辈在哪里读小学。之所以想让赵利国他们去黎小读书,主要还是为了面子考虑,争了几次见说服不了女儿也就作罢了。

    这次沈安怡的转学,倒是让老两口期盼已久的事情如愿以偿了。

    为了让侄子侄女们多护着点女儿,赵霞还表示过几天会再汇点钱来:“给利国他们买点文具衣服,去了镇上小学也有面子。”

    沈安怡的离开对村小没什么影响,因为大家早就知道这个城里来的美头不会在村小久留。

    但对宁光来说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仅是没人再那么掏心掏肺的对她好了,关键是赵小英等人觉得扬眉吐气,见天的嘲讽她。

    上黑板做题目不会,捏着粉笔尴尬的僵立,赵小英他们就在下面起哄,说:“安怡已经去黎小了,你在这里装可怜给谁看?”

    下课期间同学打打闹闹,有意无意的把她文具撞到地上,也不道歉反而笑嘻嘻的说:“之前安怡在村小时,给了你好多好东西的,现在弄坏个一两件也没什么是吧?反正也不是你家给你买的。”

    老师教课,提到形容品德不好的词时,他们就一起看宁光,说宁光就是这样的人。

    宁光跟他们吵过打过,然而势单力薄,几次维护尊严不成反而更加受辱后,又因为同学跑家里跟褚老婆子他们告状,挨了几次打,知道反抗只会招来更多的辱骂跟殴打,她就沉默下来了。

    以前她只是话少,下课的时候偶尔还是会跟同学嬉闹的,现在是彻彻底底的不作声。

    哪怕老师上课提问问到她,她不管会不会,都捧着书站在那里,木头一样,随便老师是鼓励还是羞辱,都仿佛哑了。

    这种无声的抗拒在这时候一般都被认为是蠢笨无能。

    村小的老师本来也不指望这些学生有什么成就,何况村里孩子闹腾,老师却少,精力有限,几次下来就索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