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孺子可教(第1/2页)  公子不嫁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里,又飘起了小雨,直到天亮才停,天空依然灰蒙蒙的,阴云漫天。

    马老三是个勤快人,起的很早,阴雨天里,烧鸡也不能做了,街道往来人少,卖不出去。

    马老三瞅着铺子,转身去了后院的厨房,从天井里提了桶水,洗漱后,便开始煮饭。

    火烧的很旺,木柴不时发出噼啪声响,映照着马老三的脸,他有些出神,想着心事,大锅里烧开的水咕嘟的冒着泡,也没将他唤醒。

    白青云见此,也没打扰他,找来垫脚的东西,掀起了锅盖,在角落找到了米罐,又将淘好的米下了锅。

    米粥香气弥漫,很和胃口,柳三娘嘴里直夸着丈夫厨艺,比往日煮的饭好吃,马老三露出尴尬之色,不时瞅过白青云,随后大口吞着饭菜。

    饭后,白青云打开昨日白荷花留下的包袱,将笔墨纸张等拿出,随后在柳三娘夫妇的叮嘱下,去了私塾。

    破旧的漆红大门,留着岁月的痕迹,隐隐还可听到学子的说话声,白青云一步跨入,进了私塾,这里,是英才汇集的地方。

    她们来自周围的十村八寨,都是自个村寨出类拔萃之人,在同龄人中,都是翘楚之辈。

    白青云几经询问,才找到白芸上课的屋子,也因此,他才知道,这私塾也如后世般,以据学龄长短,分了几个班级,由不同的夫子授教。

    不管学龄多长,小小的私塾也只是启蒙的作用,需要过了五月的童子试,进入了县学,才算真正走出了第一步。

    众学子陆续赶来,当见到白青云,不由的多看了几眼。

    来此求学的孩子,年龄最小的也有五岁,有的近十岁,矮小的白青云,只不过三岁的样子,还是个男童,想不引起注视都难。

    “三岁的孩子,咋不穿开裆裤”

    “莫要尿急,撒水到了兜裆里。”

    “长的白胖粉嫩,漆黑的大眼睛水汪汪的,来姐姐这里”

    一群女娃子点评道,她们很好奇,也很喜欢这个白嫩的男童。

    “一群流氓,不要脸”

    白青云暗道,躲开一女娃要捏他小脸的举动,随后,迈起小短腿,逃离了此地。

    白青云这番模样,引来众人一阵娇笑,她们没有追逐,而是互相讨论着突然出现的男童。

    不久,急促的铜铃声响起,上课的时候到了,众人赶回了课堂,躲在角落的白青云,也来到一处房屋外。

    他没有进去,昨日那宋夫子的话,白青云可记得清楚,不得进入屋里,只能在外边旁听。

    屋门外,白青云自个带了小板凳,就当桌子,在地上放了软垫,坐上去软绵绵的,还不错。

    铺开纸张,将毛笔摆放好,研开了墨,调整好坐姿,就等着夫子授课了。

    授课的是陈夫子,有五十多岁,她身材高挑匀称,鹅蛋形的脸,时常挂着笑容,那眼角的皱纹,也给了她别样的魅力。

    今天有个学生没来,陈夫子望着空座,她记得是一个叫白芸的文静孩子,随后,便开始讲授《孝经》庶人篇。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廖廖数句,透着恭孝之意,陈夫子严肃不苟,给众人讲解着其中道理。

    许多学生却无心听讲,不时频频回头,向屋门望去,见此,陈夫子摇头,这些学生的心性,还不如一个旁听的男童。

    白青云代替姐姐旁听之事,今天来到私塾,她从宋夫子处便知道了缘由,也就没有阻拦,有一心向学的学生,身为夫子该高兴才是。

    屋外门口,白青云神态专注,片刻后,铺开的白纸上,短短的几句文字,以楷书的形式写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