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天工阁的两份答卷(第1/2页)  我不做后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丞相果然有治世之大才,此之方略,细之又细,言语之间,不含丝毫纰漏,实乃我大汉目前急缺之良策!”看完之后,邓芝双眼微颤,仿佛受到不小刺激,望着孔明激动不已道。

    “伯苗觉得可行否?”嘴唇轻抿香茗,孔明问道。

    “可行!可行!此法自然可行!”邓芝连连点头道。

    “既如此,那此法便由伯苗你负责实施,随后亮便会上奏陛下,擢你暂为汉中太守!全权负责汉中诸多事宜!”

    “什么?”邓芝神情一滞,惊讶不已,汉中太守?我滴乖乖,这可是不小的官,如今的蜀国,太守之中汉中太守之位那可是排在前列,毕竟汉中是蜀中的门户,之前张鲁便是在汉中,以一郡之地,抗衡刘璋整个蜀中,尽管刘璋无能,但仍不难看出汉中的重要性。

    “这在下恐难当此重任,还请丞相另择他人吧!”邓芝半跪于大厅,底气有些不足。

    “伯苗,你足以胜得此重任,在蜀中,蒋琬c费祎c攸之等人虽有才华,却稍欠磨炼;幼常虽跟随亮多年,常年立于堂前,然其亦是不曾有所历练,此番身在永安,于其来说,倒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至于威公,虽有才华却不免有些小肚心肠,不曾如你这般豁达!”

    “丞相谬赞,此事事关重大,在下实在怕辜负了丞相厚意,此策既是丞相所出,当由丞相全权实行最为妥当!”邓芝低着头道,不敢看向孔明。

    “伯苗,若是条件允许,亮自然也想全权操持汉中之事,然此时尚有要事需亮去解决,汉中之事只得耽搁,你只需负责操持汉中之事两三年,待亮平定南中叛乱,自会亲自北上汉中,整顿军备,以资北伐大业。”

    “丞相是要打算平南中之乱了?”邓芝闻言问道。

    “先前正如陛下所言,曹丕果真调五路大军来犯,我蜀中兵力匮乏,又要忙于应对五路来敌,故暂时无法应对南中叛军,好在李恢c马忠c张翼c吕凯c王伉等人配合得当,将叛军挡在城外,令其久久不能越境半步,有他们在,我南中暂时无虞,待我新军组建完成,自要挥师南下,平定贼乱!”

    “在下明白了!在下必定尽心竭力,筹划汉中之事,等待丞相到来!”邓芝豪情壮志道。

    “魏延击退孟获,不日将会返回cd,受赏之后便会再至汉中,届时你需与其搞好关系,切勿因不和而导致汉中政策不行,魏延此人虽傲,为人且有些莽撞,但你若能事先与其搞好关系,得到其认可,其自然不会太过为难于你,毕竟魏延主抓军略,不涉政事,如此你自当顺意。”

    “吴氏乃皇亲,伯苗不可与其闹僵,遇事可先行忍让,随后告知于亮,亮自会替君分忧!西平一战,马超威望渐甚,又得两万羌兵降卒,你当时刻留意,以防突生变故!”

    “丞相所言,在下皆铭记于心!”邓芝拜道。

    双手握住邓芝做辑的手掌,孔明道:“待亮平南中而北上,见汉中良田万亩,百姓安居乐业,伯苗必记首功!”

    “芝,拜谢丞相!”

    黄昏之时,蜀皇宫,书房之中。

    略作休息之后的刘禅端坐于案前,而在其面前,则有三男一女恭敬而立,正是董允c费祎c王平c黄月英四人,至于黄月英能够在此,正是因为其主掌天工阁的原因,正如刘禅所言,聚贤三阁虽是朝廷所立,但不属朝廷部门,算是立于官企与民企之间的特殊机构,三阁负责人亦不是官职,刘禅态度坚决,忠臣倒也默认了此事。

    环视了三人一眼,刘禅开口:“在朕不在的这些日子,聚贤阁筹备的如何了?资金可按时拨放?”

    费祎走出,立于大厅之中,恭敬道:“禀陛下!通文馆各类设施已然准备妥当,相关文件也已下发至地方,我阁初步计划于三日后进行第一次选拔考试,目前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