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章 国丧(第2/3页)  乱世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免之后一直空着,官职最大的左仆射杨素身着丧服,领着群臣祭拜,宗室、皇亲亦在班列中行礼如仪。虽云辍朝,但在神居宫中的朝临仪式,一如常朝时的仪制。

    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兼御史大夫苏威坐在殿门后,紧盯着殿中朝臣们的一举一动,而他下属们的一对眸子,同样一如鹰隼一般,从衣袍查看到装束,一点细节也不放过。服饰是礼制的一部分,一点差错都代表着对太皇太后的不敬。谁都知道,这个时候皇帝心情肯定很不好,谁要是敢在这种场和中表现出对死去的独孤皇后不敬,肯定会倒霉。

    不过这个时候,天子杨坚并不在正殿中,三省六部主官除了苏威之外,其他人也都不在。皆是与杨坚一起在偏殿里议事,虽然说是辍朝,那也只是不上朝而已,毕竟偌大的一个帝国,每天要处理的政事太多,有一些事情还能往后放一下,但有些事情却是不可能耽搁的。

    岷蜀地区南平蛮僚叛乱被左屯卫将军麦铁杖平定,并且将这些南平蛮僚领地彻底纳入大隋统治之内,人口虽然不多,总共加起来堪堪十来万人,但面积可是不小,朝廷已经确定要新设一郡,名为南平郡。

    此外,新复之地需要治理,移民、垦荒,安抚蛮僚土著,亟需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这就需要朝廷为此去筹措钱物和人手。而设南平郡之后,也代表着更多的官职,更多的功劳,以及更多晋升的机会,让许许多多有心边事的官员趋之若鹜。千方百计赶着趟上来走门路的很多,就是号称在家养病的王君临这边,也有人找上门来,求他为此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

    南平郡一系列文武官员的编设,驻兵的防守,这些事情都是尽早不能迟的,只是一早上关于南平郡太守、长史、鹰扬郎将这三个主要官员的任命,朝堂上争论却得很厉害,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

    不过今天的议题,可不会局限在这一件事上,苏威向神居宫偏殿方向瞥了一眼,神色有些复杂,早在五日前他便察觉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势力暗中串联准备弹劾杨素,其中便包括他麾下近三分之一的御史。

    对于麾下官员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便擅自出手弹劾杨素这等他招惹不了的人物,苏威自然是极为恼怒的,但能够悄无声息串联如此多的朝中官员的神秘人物,他自认为也得罪不起,更何况他已经悄悄将这次出手弹劾杨素的御史跟脚来历查了一下,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高颍当年从各州、郡所提拔和安置在御史台的。

    只是因为时间过去的太过久远,所以除了苏威这个本身执掌御史台,且以狡猾出明的老臣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以苏威的性格,若非逼不得已,他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任何人。

    所以,他在今日借纠察殿中祭奠官员是否违了礼制,特意避开了旁边偏殿的风暴。

    不过,杨素竟然敢派人用军中八牛弩和强弩,在京城大街上公然对一名边关重将,开国侯行刺,这错误犯的就有些严重了。

    你找人杀王君临没关系,比如派死士,雇佣绿林好汉这些都可以,只要不留下证据,对于杨素这样的重臣来说就不是什么事。可是私自动用军中八牛弩和强弩,且被侯官府拿到了确凿的证物和证据,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更何况这本就是有人蓄意谋划,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次弄倒杨素的机会。

    御史台总共不过二十多名御史,有三分之一因此事上了弹章弹劾杨素。其中措辞犀利的,说杨素擅自调动八牛弩和强弩,射杀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功臣,有谋反之意。措辞稍微委婉的,则说杨素以权谋私,欺君罔上,飞扬跋扈。

    多名御史联袂弹劾一人,这是大隋开国以来,以三省六部制定朝纲之后,御史台首次出现这种情况,而一经出现,顿时引发一场剧烈的朝局震动。因为自高颍被贬为庶民之后,杨素已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