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1/4页)  30岁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具有随机xìng,但总的概率却是平均的,机遇只给那些去寻找它的人。因此,勇于去做那匹主动追寻“伯乐”的“千里马”吧,那样,机遇才会如期而至。

    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沉住气,成大器”,这并非是老于世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人来说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在当今社会中必须遵守的人xìng丛林法则。面对世间百态,我们要压住自己内心的不平、消沉和躁动,在小处忍让,才能在大处获胜。

    古往今来,无数成大事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过艰难曲折,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举出许多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就连司马迁本人,也是在遭遇宫刑之后发愤著书,才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传唱于世。如果他们在面对这些困难挫折时不能沉住气,那么如何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光辉篇章呢?

    没有人能够一辈子jiāo好运,也没有人会一辈子走背运,每个人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收获成功,失败、打击、痛苦都是成功前必须要经历和承受的。在面对黑暗的时候只有沉住气,才能等到日出。

    1993年,陈天桥以优异的成绩与另外17名优秀学生获得了提前一年毕业的机会。毕业时的喧闹还犹在眼前,但陈天桥却出乎意料地迎来了自己长达十个月被“雪藏”的经历:当时,满怀抱负的陈天桥被分配到陆家嘴集团公司,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在一个小房间里放映有关集团情况介绍的录像片。而这一放,就是十个月。

    在这十个月里,陈天桥根本无法去跟别人谈论自己的远大理想,也没办法在简单的放映工作中施展他的才智和抱负,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巨大的落差。此时年仅20岁的陈天桥却提前品尝到了寂寞的滋味。

    毕竟,自己是一个堂堂的复旦毕业生,而且还是一名跳级生,又是全市优秀学生干部,过来就让我干这个。对于20多岁年轻气盛的人来说,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会留下来,但陈天桥留下来了。

    陈天桥很快就意识到寂寞也是磨炼意志的绝佳机会。这段时间,他潜心读了很多书,为他后来独特的管理风格打下了基础。“我认识到,无论有怎样的抱负,首先是要社会接受你,而不是要求社会来适应你,这是当时一个很大的收获。”陈天桥说,“在我当时这样一个年纪,这样一个背景,我能耐得住10个月的寂寞,躲在一个小房间里放录像,我自己感觉这对后面的年轻人还是有所启示的。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怎样怎样,要干这个,要干那个,但无论干什么,首先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适应你。”

    第13章 能忍耐:后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前进(3)

    10个月之后,机遇来了。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有个干部挂职锻炼的机会,集团选定陈天桥担任那家有着200多人企业的副总经理。后来陈天桥回忆说,如果那样的日子再延长10个月,他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而今天的人生道路可能也就变成另外一副样子了。

    在挂职锻炼期间,来自复旦大学经济系的教育使他拥有出色的战略眼光,而寂寞的锤炼让他克服了一般年轻人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的缺陷。在这家企业,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战术和管理风格。不久,他被直接晋升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秘书。从此,开始了他的非凡人生。

    陈天桥并没有放弃自己,沉住了气,从而有了辉煌的今天。可见沉住气对那些职场新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一秒沉得住气,那么下一秒就会有希望。

    在苏轼《留侯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