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2/4页)  儒家的处世之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就是大过,真正的过错了。儒家正是同这样的训练才出现了“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子,有了“不迁怒不贰过”的颜回,和后来的“有过能改,善莫大焉”的孟子。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早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惭愧的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进取,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出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新中国开国元勋朱德,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立了不世的功勋,但他年轻时也犯过不小的错误。朱老总戒鸦片烟就是他勇于改过的著名事例!老总在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前,在军阀队伍里出生入死,奋杀勇猛,从低层普通士卒蹿升,在军阀部队混成了模样,然而,他不愿意就这么浑浑噩噩下去,糜烂于血火之中尸骨堆之上的荣华富贵,他要寻找共产党,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走一条振兴民族和国家的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决心已定,朱德脱掉了军装,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军阀部队,去走一条救普天下劳苦人民于水深火热的革命道路。他来到上海,除了寻找共产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进医院戒dú。他在军阀部队中已经深深染上了dú瘾,他清楚,浸泡在这个dú糜生活之中,自己肯定会彻底消蚀在无望之中。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困境和错误。

    几乎不用费周折找医院戒dú,朱德来到法国圣公医院戒鸦片烟。刚开始进入前期戒dú,朱德一直是靠鸦片入眠的,断了鸦片,顽强的失眠症便开始发作,朱德以阅读来抵挡漫漫无眠之夜。他找来许多宣传进步思想的书刊,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等宣传工人运动的书册,无数次的翻阅着,不禁心中豁然一亮,他开始明白中国工人运动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各地的共产党小组都在蓬勃发展,而中国共产党一年之前已经在上海成立了中共中央局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共中央局总书记。看来,列宁领导的苏俄革命有可能在中国凶猛地卷起,朱德非常兴奋,对苏俄式的红色政权体现下的“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精神极为欣赏和赞同。失眠使朱德成为读书狂。

    以前朱德也尝试过戒dú,但没有成功,他能冒着qiāng林弹雨而上,却是经不住dú瘾的袭击,军阀部队,“双qiāng”齐放,朱德不可能不这样,dú瘾上来之时,天昏地旋,难以抗衡。这次朱德下决心戒dú恰是与一个崇高的愿望相联系,脱胎换骨抽筋吸髓,再痛苦也要坚持下去。进入戒dú的攻坚阶段了,朱德背水一战,经过一周天旋地转的戒dú煎熬,最终换来柳暗花明,朱德昂首走出了法国圣公医院大门,完全换了个人似的。他终于成功了,也为他献身中国革命,成就千古功勋奠定了基础。

    现在人们似乎总是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却不允许别人的一点小错。对过错的纠正,主要是通过道德和舆论的监督来解决,对社会危害比较严重的过错,常常通过法律来纠正,这方面做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成功;而通过道德和舆论来解决的,却做的并不是很成功!人们更倾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