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8 章(第1/4页)  医宗金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

    【注】痉病既属太阳,当以太阳虚实例之。故曰:太阳病发热无汗,恶寒为实邪,名曰刚痉;发热汗出,不恶寒,为虚邪,名曰柔痉。此详申上二条痉病虚实,非谓太阳病,发热无汗,恶寒;汗出不恶寒,即名之曰刚、柔痉病之证也。

    【集注】程知曰:太阳病,发热,无汗,恶寒,为伤寒;发热,汗出,恶风,为伤风;发热,汗出,不恶寒,为温热。以证有颈项强急,甚则反张,故不谓之风寒、温热病,而谓之痉也。

    张璐曰:“金匮”云: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能言,yù作刚痉,葛根汤主之,即是申明此条之义,而补其治法也。无汗而小便少者,以太阳、阳明二经之热,聚于胸中,延伤肺金清肃之气,内外不能宣通故也。又云: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即是申明此条之义,而补其治法也。其证备,则发热汗出等证,“金匮”已详,不必赘矣。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注】此略其证脉,单举痉之颈项强急者,以明其治也。太阳脉,下项循肩挟背;阳明脉循喉咙,入缺盆,贯膈、下rǔ内廉。太阳主后,前合阳明;阳明主前,后合太阳。今邪壅于二经之中,故有几几拘强之貌也。太阳之强,不过颈项强;此痉之强,则不能俯仰,项连胸背而俱强,故曰:项背强几几也。无汗恶风,实邪也,宜葛根汤发之。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两解太阳、阳明之邪也。

    【集注】方有执曰:几几,鸟之短羽者,动则引颈几几然。形容病人之颈项俱病者,仰不能自如之貌。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注】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实邪也。今反汗出恶风者,虚邪也,宜桂枝加葛根汤,解太阳之风,发阳明之汗也。

    【集注】江琥曰:太阳病项背强矣,复几几然,颈不得舒,颈之经属阳明,项背与颈几几然,其状当无汗,今反汗出、恶风,仲景法:太阳病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今因其几几然,故加葛根于桂枝汤中,以兼祛阳明经之风也。

    [卷二\辨痉湿病脉证并治篇]桂枝加葛根汤方

    于桂枝汤内,加葛根三两,余根据桂枝汤法。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注】以上论痉,皆外感风、寒、湿而为病也。若太阳病发汗太多,津液大亡,表气不固,邪风乘虚而入,因成痉者,乃内虚之所致也,不可以柔痉刚痉例之,宜以桂枝加附子汤,以固表祛风为主治。由此推之,凡病出汗过多,新产亡血过多,而变生此证者,皆类此也。

    【集注】程应旄曰:即此一端推之,则知此病得之亡津亡血,而因虚致寒,因虚致燥者不少。

    盖阳气者,柔则养筋,发汗太多,则亡其阳,而损其经脉之血液故也。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熏黄。

    【注】湿家,谓病湿之人。湿之为病,或因外受湿气,则一身尽痛,或因内生湿病,则发热身黄。若内外同病,则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熏黄也。熏黄者,湿盛之发黄,属脾之瘀湿,故其色暗如烟熏也。不似伤寒热盛之发黄,属阳明之郁热,故其色明如橘子色也。

    【集注】张璐曰:湿证发黄,须分yīn阳表里。阳湿,在里茵陈蒿汤;在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yīn湿,在里白术附子汤,在表麻黄白术汤,此yīn湿在表而发黄也。“金匮”有云: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盖寒与湿合,不宜大汗,故加白术。以麻黄得术,则汗不致于骤发,白术得麻黄,则湿滞得以宣通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