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9 章(第1/4页)  说话三十六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道理,立即赐死。”谁知纪昀不慌不忙,从容答道:“‘老头子’这三个字是大家公认的,非臣臆造。容臣详说:皇帝称万岁,岂不为老?皇帝乃国家元首,岂不为头?皇帝乃真龙天子,岂不为子?‘老头子’这三个字乃简称也。”乾隆听了,哈哈大笑,道:“好个能言善辩的纪昀,虽苏秦、张仪再生所不及也!朕赦你,起来吧!”纪昀的如簧之舌救了自己的命。

    郑板桥巧治盐商

    郑板桥是清朝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不仅画画得怪,说话办事有时也怪,让一些歹人恶人吃了不少苦头。

    有一次,郑板桥在扬州东关,见一位fù女哭泣,一问,原来因欠了盐商的钱,盐商竟把她家的祖传大龙缸抬走了。郑板桥安慰了fù人几句,便去追抢缸的盐商。

    在扬州西街,郑板桥追上了那伙人,只见盐商挺着肚子跟着,家人吭哧吭哧抬着大缸走。郑板桥上前打躬,问道:“掌柜的,这缸卖不卖?”盐商一听,心想,我本来是要钱的,这缸虽好,抬回去也没啥用,倒不如多要几个钱,卖掉它。赶紧回话:“卖呀!”郑板桥问:“请问一斤卖多少钱?”盐商一听,怪了,历来缸只有论只卖的,怎么论斤?细看郑板桥的打扮,倒像个书呆子,心想,这个人不懂行情,敢情耍耍他,便说:“五钱银子一斤。”郑板桥笑道:“啊,这么便宜,我要我要,快快快,抬到我家里去。”盐商心里一算,这缸少说也有两百斤,五钱银子一斤,还不得一百两银子?这不跟天上掉下个大元宝一样吗?他怕郑板桥耍滑,又紧着问:“你不反悔?”郑板桥说:“一言为定!”

    于是盐商让家人又抬着缸往东走。郑板桥装着脚上有鸡眼,一步挪不了三寸远,抬缸的压得受不了,让他快走。盐商急着做成这笔买卖,也不管人家受得了受不了,干脆让郑板桥坐到缸里,一齐抬着。

    到了东门外一个庙门口,郑板桥让人停下到庙里借把小秤出来,指着缸底说:“老板,就在缸底上敲一块,称三斤给我!”盐商一听,火冒三丈:“你这个混账,世上哪有把缸敲碎了论斤卖的?”郑板桥不急不忙地反问他:“唉,我和你说的是论斤买嘛!你怎么出尔反尔?”盐商气急败坏地说:“我当你是买一只缸,一共多少斤重的。”郑板桥呵呵笑道:“啊呀,你真傻!我要是买一只缸,又何必同你论斤!”盐商气呼呼地要拖郑板桥去评理,郑板桥满不在乎地说:“我跟你走,打官司到金銮殿上我也不怕!”这时,庙里的和尚出来了,听了原委,都说盐商不对,当初谈的论斤卖,并没有说得全买下;既然谈不成,缸还可以抬回去嘛。

    盐商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叫家人把缸抬走,可这两个人连一点劲儿也没有了。和尚又打圆场,劝盐商论只卖了算了。盐商此时无计可施,只好按抵债的价钱,二两银子卖给郑板桥。郑板桥又让他们抬回到fù人家里。盐商一看,又羞又气,白白折腾了一天,费了千劲百力,一点儿好处也没落着。

    含糊其辞

    模糊语言也是语言技巧的一种,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自己行事有一定的灵活xìng,力避被动,争取主动,这样才能进退自如。

    比如,朋友邀你去做客,你自己无法确定具体时间,就可以说“大约在中秋节前后,我一定去一趟。”这样很灵活,可以在中秋节前,也可以在节后。

    如国际jiāo往中,一方领导人当面向另一方领导人发出访问邀请,如果这一邀请事先未商定,被邀的一方对于是否应邀尚无把握,而出于礼貌又不便当场拒绝,则通常是说:“我高兴地接受您的邀请,将在方便的时候访问贵国。”这样,如果日后无意访问,可用各种“不方便”为托词。

    再如,对突发事件,在尚未弄清来龙去脉,又不得不立即做出反应时,也需要这种伸缩xìn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