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0 章(第1/4页)  佛祖通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莫谤天真佛。真佛不可见。妙xìng及灵台。何曾受熏炼。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移动。个中无改变。无事本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举头见日高。乞饭从头^2□。将功用功展转昏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只用心传。更有一语无过真与。细如毫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抒。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当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奉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二十一)荆溪湛然禅师。临终告其徒曰。大道无方无体。生欤死欤。其旨一贯。吾归骨此山。报尽今夕。聊与汝等谈道而决。夫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在凡为三因。在圣为三德。炷则初后同相。涉海则浅深异流。自利利人在斯而已。尔其志之。言讫而化。翰林梁肃题其碑yīn曰。

    圣人不兴。必有命世者出焉。自智者以法付灌顶。顶再世而至左溪朗。道若昧待公而发。乘此宝乘焕然中兴。其受业身通者三十有九人。而缙绅先生高位崇名屈体受教者数十。师严道尊遐迩归仁。自非命世亚圣。曷以臻此。

    (乙丑)改贞元(丙寅二十二)二年翰林梁肃。修天台止观论成。着止观统例曰。夫止观何为也。导万化之理而复于实际者也。实际者何也。xìng之本也。物之所以不能复者。昏与动使之然也。照昏者谓之明。驻动者谓之静。明与静止观之体也。在因谓之止观。在果谓之智定。因谓之行。果谓之成。行者行此者也。成者证此者也。原夫圣人有以见惑足以丧志。动足以失方。于是乎止而观之静而明之。使其动而能静。静而能明。因相待以成法。即绝待以照本。御大车以御正。乘大事而总权。消息乎不二之场。鼓舞于说三之域。至微以尽xìng。至颐而体神。语其近则一毫之善可通也。语其远则重玄之门可窥也。用至圆以圆之。物无偏也。用至实以实之。物无妄也。圣人举其言所以示也。广其目所以告也。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拟而议之使自至之。此观所由作也。夫三谛者何也。一之谓也。空假中者何也。一之目也。空假也者相对之义。中道也者得一之名。此思议之说。非至一之旨也。至一即三至三即一。非相含而然也。非相生而然也。非数义也。非强名也。自然之理也。言而传之者迹也。理谓之本。迹谓之末。本也者圣人所至之地也。末也者圣人所示之教也。由本以垂迹。则为小为大。为通为别。为顿为渐。

    为显为秘。为权为实。为定为不定。循迹以返本。则为一为大。为圆为实。为无住为中。为妙为第一义。是一三之蕴也。所谓空也者通万法而为言者也。假也者立万法而为言者也。中也者妙万法而为言者也。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xìng莫大乎中。举中则无法非中自假则何法非假。举空则无法不空。成之谓之三德。修之谓之三观。举其要则圣人极深研几穷理尽xìng之说乎。味者使明。塞者使通。通则悟。悟则至。至则常。常则尽矣。明则照。照则化。化则成。成则一矣。圣人有以弥纶万法而不差。旁礴万劫而不违。焘载恒沙而不有。复归无物而不无。寓名之曰佛。强号之曰觉。究其旨解脱自在。莫大极妙之德乎。夫三观成功者如此。所谓圆顿者。非渐次非不定。指论十章之义也。十章者恢演始末通道之关也。五略者举其弘纲截流之津也。十境者发动之机立观之谛也。十乘者妙用所修发行之门也。始于正观而终于见境者。义备故也。阙其余者。非修之要也。乘者何也。载物运者也。十者何也。成载之事也。知其境之妙。不行而至者德之上也。乘一而已。岂藉夫九哉。九者非他相生之说。未至者之所践也。故发心者发无所发。安心者安无所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