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5 章(第1/4页)  佛祖通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改乾亨。  (乙亥)曹彬擒南唐主李煜归。封违命侯。国除(五)杭州慧日永明智觉禅师示寂。讳延寿。余杭人。姓王氏。总角之岁归心佛乘。既冠不茹荤日唯一食。  持法华。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诵之。感群羊跪听。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属翠岩永明大师。迁止龙册寺大阐玄化。时吴越文穆王知师慕道。乃从其志放令出家。礼翠岩为师。执劳供众。都亡身宰。衣不缯缕。食无重味。野蔬衣以遣朝夕。寻往天台天柱峰。九旬习定。有鸟类尺^5□。巢于衣褶中。既谒韶国师。一见深器之。密授玄旨。仍谓师曰。汝与元帅有缘。他日大兴佛寺。初住明州雪窦山。学侣臻凑。师上堂曰。雪窦这里。迅瀑千寻不停纤粟。奇岩万仞无立足处。  汝等诸人向什^8□处进步。时有僧问。雪窦一径如何履践。师云。步步寒花结。

    言言彻底冰。建隆元年。忠懿王请住灵隐山新寺。为第一世。明年复请住永明大道场。为第二世。众盈二千。僧问。如何是永明旨。师曰。更添香着。曰谢。师指示曰。且喜没jiāo涉。师有偈曰。yù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居永明十五年。度弟子千七百人。开宝七年入天台山。度戒万余人。常与七众受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六时散花行道余力念。法花经一万三千部。着宗镜录一百卷。诗偈赋咏凡千万言。高丽国王览师言教。遣使赍书叙弟子礼。奉金缕袈裟紫晶数珠金澡灌等。彼国僧三十六人。亲承印记归国。各化一方。开宝八年乙亥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时。焚香告众跏趺而逝。寿七十二。腊四十二。明年建塔于大慈山焉。宋太宗赐额。曰寿宁禅院云。

    (六)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制宗镜录序文曰。详夫域中之教三。正君臣。亲父子。厚人lún。儒吾之师也。寂兮寥兮。视听无得。自微妙升虚无。以止乎乘风驭景。君得之则善建不拔。人得之则延贶无穷。道儒之师也。四谛十二因缘。三明八解脱。时习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达真常。释道之宗也。惟此三教并自心修。心镜录者。智觉禅师所撰也。总乎百卷。包尽微言。我佛金口所宣。盈乎海藏。盖亦提携后学。师之智慧辩才。演畅万法明了一心。禅际河游惠间云布。数而称大。莫能尽纪。聊为小序以颂宣行云尔。

    (七)宋左朝请郎尚书礼部员外郎护军杨杰。撰宗镜录后序云。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众生界即诸佛界。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心如明鉴万像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生死俱是强名。鉴体寂而常照。鉴光照而常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国初吴越永明智觉寿禅师。证最上乘。了第一义。洞究教典深达禅宗。禀奉律仪广行利益。因读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乃制斯录。于无疑中起疑。无问中设问。为不请友真大导师。  掷龙宫之宝。均施群生。彻祖门之关。普容来者。举目而视。有yù皆充。信手而拈。有疾皆愈。dàng涤邪见指归妙源。所谓举一心为宗。照万法为鉴矣。若人以佛为鉴。则知戒定慧为诸善之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如来。由此而出。一切善类莫不信受。若以众生为鉴。则知贪嗔痴为诸恶之宗。修罗傍生地狱鬼趣。由此而出。一切恶类莫不畏惮。善恶虽异其宗则同。返鉴其心。则知灵明湛寂广大融通。无为无住无修无证。无尘可染。无垢可磨。为一切诸法之宗矣。初吴越忠懿王字之秘于教藏。至元丰中。皇弟魏端献王。镂板分施名蓝。四方学者罕遇其本。元佑六夏。游东都法云道场。始见钱唐新本。尤为精详。乃吴人徐思恭请法涌禅师。同永乐法真二三耆宿。遍取诸录。用三乘典籍贤圣教语。校读成就以广流布。其益甚博法涌知予喜阅是录。因请为序。  (八丙子)太宗炅(初名匡义。宣第三子。初太祖陈桥之变。谏兄令军不得剽虏。生灵获安。至道三年三月崩于万岁殿。葬永熙陵。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