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七集 组合诀窍(第1/2页)  石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对“摇钱树与小水牛”

    摇钱树是一种宝树,摇一摇它,就会稀里哗啦落下金钱来。

    过去,只有极少数人的家里才有一棵摇钱树;如今世道不同了,家家都有摇钱树,每天都会稀里哗啦落下金钱。

    不用说,这是人们多少辈子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望得来的好日子;可是牛儿却是越想越不安:人们家家都有摇钱树,用不着我去耕田了,他们还会像过去一样养着我么?

    一对“小灰熊与大秃鹫”

    动物世界,每时每刻都有弱肉强食的惨烈故事在发生。

    此时此刻此地,就差一点儿发生一件命案,多亏灰熊妈妈及时赶到……

    一只灰熊小宝宝,正在草地上开心戏耍,忽然飞来一只大秃鹫,猝不及防向它扑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灰熊妈妈赶到了,用它那巨大的身躯挡住秃鹫的利爪,宝宝得救了,惊魂未定地躲在妈妈身后;秃鹫,只好暂时收敛它的凶残。

    看起来,王会长对组合很有研究,解说也很精彩,幽默风趣,九龙便问他有什么绝招,能否透露一二。

    王会长笑道:“一进门就叫你们看石头了,连茶都没喝,来,边喝边聊。”

    三人走到茶几边坐下,王会长熟练的泡起茶来。

    他泡的是崂山绿茶,九龙喝了一口,清雅、幽香的碗豆香气扑鼻而至,王会长介绍,这崂山绿茶一泡没有什么味道,二泡口味稍好,三泡以后渐入佳境,那种特有的清雅、幽香的碗豆香味开始显露出来,茶汤入口滑、绵,微苦,回味悠长,回甘较好,六泡以后口味逐渐变淡。

    看来王会长对茶还是蛮有研究的,他喝了几口后,才谈到了组合石的诀窍。

    不落俗套才能独树一帜——浅谈奇石艺术品中小品组合的创作原则

    奇石艺术品中小品石组合的普及和推广在全国已呈遍地开花之势。

    大家在玩石赏石到一定阶段后,就会从身边或更广泛的领域里,看到许多奇石小品组合的成功作品,自然而然就会跃跃欲试,投身到创作大军之中。

    环视国内小品石组合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让我感觉非常高兴与欣慰。

    然而透过表面的繁荣,人们在欣赏和选购小品石组合、在梳理作品求取借鉴时,往往会发现奇石组合作品的题材范围非常狭窄,成功范本相对稀少。

    大家一窝蜂的贪图想“说大事说美事”的拥堵在那么少许题材中,但成功作品廖寥无几,好作品成功在哪里,也大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看到如、、、、、和等题材被反复追逐着,但却鲜见精彩之作。

    这是为什么?其实这都是因为小品石组合艺术创作违背或忽视了奇石艺术品三条最基本的原则所致。

    下面就说一说这三条基本原则:

    发现精准,表现得体。

    这一原则要求对奇石的发现要尽可能的深入具体到应用阶段,有确定目的和价值的奇石应该被首选,这样才能避免选人物石就不管是否有神韵,是否合比例和是否身首冲突,一概收入囊中的“人海战术”。

    选景观石不求内松外紧,气韵平衡,张牙舞爪,东倒西歪有失协调的个体被赋予幻想的随意收取,还美其名曰为山无定式。

    动物植物只求部分要素而不计整体完美,人们在漫无目标的被“小品组合”这四个字牵引着,在茫茫石海中左冲右突,疲惫不堪。

    奇石艺术品讲求的是独特与个性,绝对排斥雷同和重复。

    所以,以量取胜的思维毫无疑问已经落伍,在选购有故事的奇石时,只有取材正确才有可能在应用中使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

    奇石在先题材在后。

    这一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