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零六章 荆蜀归汉,天下一统 上(第1/2页)  水浒有天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黄忠的儿子黄叙被治好,黄忠向李陵效忠,李陵得到这位年轻的大将十分高兴,于是带着从荆州被心甘情愿“拐”来的蔡妍,这位蔡家大小姐继续向西南而行,目的地直指以后刘备发家之地益州,也就是原本历史上蜀汉地盘。

    这地盘可不小,即使熟悉三国的人也可能不知道它的疆域超出如今的中国。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c“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c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c贵,西达缅甸东部。

    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c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c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c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c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c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c人口c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

    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掌控曹魏的司马家族所灭。

    当然此汉非彼汉,这是刘备打的大汉名号,而李陵要做的是将荆蜀收归当今大汉朝手中,进而实现天下一统,汉朝中兴,并且是根据后世经验,革除各种弊端的大复兴。

    不过益州老大刘焉,可不会束手就擒,这家伙比董卓死的还晚,到194年才嗝屁,如今他的儿子刘璋还没有即位。

    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后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于是刘焉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

    郄俭为黄巾军所杀,刘焉进入益州,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刘焉的不臣之心,不是昭然若揭而是明目张胆。而且就是这家伙,是弄得大汉朝天下大乱的始作俑者。

    汉朝,是中国古代国运最长久的一个封建王朝,两汉共计405年的国运,远远超过了唐朝c宋朝c明朝和清朝。

    然而,再长的国运,也有终结的时候。到了汉灵帝时期,汉朝因为宦官和外戚争权夺利,加之皇帝本人骄奢淫逸,甚至公开买官卖官,导致国力衰败c危机四伏。发生于184年的黄巾起义,更是给了汉朝沉重的打击。

    令人欣慰的是,汉朝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几乎每一次发生内忧外患后,统治者都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查漏补缺,继续苟延残喘。汉灵帝并不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但他最终还是幸运地平定了黄巾起义。

    汉灵帝做梦都没有想到,黄巾起义没有做到的事情——摧毁汉朝基业,却被一个汉室宗亲做到了。

    这个汉室宗亲叫刘焉。刘焉,字君郎。他是汉景帝第四子c鲁恭王刘余的后裔。刘焉年轻时因为汉室宗亲身份,得以担任郎中一职。

    后因老师祝恬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又因“贤良方正”,被推举到朝廷做官,历任雒阳令c冀州刺史c南阳太守c宗正c太常等官。

    在汉灵帝时期,刘焉耳闻目睹朝政混乱c王室衰微的状况,甚为担忧。他注意到,在平定黄巾起义时,各地刺史c太守获得了由朝廷授予的军权,独揽地方军政大权,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朝廷,怎么办呢?

    188年,刘焉向汉灵帝提出了一个建议,“刺史c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刘焉借口刺史c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