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明婵被拉着动了两步,忽地抽出自己的手,却只站在原地,定定地看着墙外被风吹动的树梢不说话。梅娘被她这副讷讷的模样吓了一跳,道:“娘子怎么了,是还忘了什么东西吗?”
她摇摇头,慢慢挽上她胳膊,朝马车走去,又顿了脚步,道:“陛下是真这样想的吗?”
梅娘连忙捂住她的嘴,“千万别这样说。”
阮明婵向旁边一瞥,杨中使低着头面露哀怜之色,不似作假,而府门外还站着另外几名宦官,身着绿袍,鼠目中光芒闪烁,暗暗地观察着他们。
她这才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脚底漫布至全身,竟将一开始初闻此讯的震惊与悲恸都生生压了下去。她咬了咬唇,回首最后望了一眼身后这住了一年不到的府邸,草木都似笼罩在一片灰雾之中,可这雾不是雾开见日之雾,而是浓雾作雨,如蔽日浮云,沉闷压抑。
杨中使道:“我身份使然,不便多送。郎君出长安西门便是,阮公应该还在那儿。”
阮明婵便不再多看,撩开车帘坐了进去。她在一片不安与悲伤中,盼望着一个人出现,又希望他永远不知道才好。他知道了又能怎样呢?他那日已经冒大不讳之罪私自支走朝廷禁军,她还奢望着这次让他直接冲撞天子吗?
明明什么事都没做,她却觉得浑身乏力,依偎在梅娘身上。马车开始起行,犹如一头风烛残年的老牛,一步三喘,三步一晃。
长安西门古道历来是从各地入京的官员必经之道,这其中,有迁入中央任官者,虽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却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也有从中央贬至地方者,不管之前是权倾朝野的宰相,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官,都被迫拖家带口地黯然退出长安,等待他们的,或许是穷山恶水之地,也或是一贬再贬的诏书,前路渺茫。
安业初年,有人在此修了一座小亭,没有霸亭杨柳依依,春水荡漾,连草木都是杂乱无章,喧宾夺主。走了半个多时辰,在解差的允许下,马车才稍稍停了一下。这是给那些德高望重官员的优待,允许他们在此与好友话别。
阮敬元在这等候了一阵,无一人来送,不由自嘲地笑了声,又叹了口气,摇头道:“走吧。”
正说着,远处却有一人拍马而来,径直到了一行人面前。一身鲜艳绯袍,玉带皂靴,面如冠玉,“我来送一送姨父。”
阮明婵从窗口望过去,那人竟是虞同韫。
“可真是苦了表妹。”他的目光照例轻飘飘地飘到她身上,道:“姨父,你也明白我对明婵表妹的心思,此去巴州九万九千里,栉风沐雨日夜兼程,恐也得走两三个月,表妹娇弱,怕是受不得半点苦,不如”
梅娘最先反应过来,啐了口:“没脸没皮的衣冠禽兽!”
她将阮明婵当亲生女儿一般看待,如何受得了他趁火打劫。既然已经娶了安定公主,若是阮明婵再嫁过去,怕是连位分最低的妾都做不了。
虞同韫还未说完,一道鞭影便迎面抽来,忙往后退了一步,马也受了惊。
阮明琛脸色铁青,“滚!”
也许是仗着朝廷解差在旁,他不敢对自己做出什么出格的事,虞同韫换上一副从容的面色,“表弟还是这么冲动,我来这只想告知一句话,姨父此番自保不成,罔论以后再能回来。朝中人谈起当年公义无反顾离京的事,都以为你是看不惯某些人的做法,不过,最近一些日子,我才了解到,真相好像并非如此。”
虞同韫又往马车这边看过来,嘴角带着讳莫如深般的笑,拱手道:“姨父既然身正不怕影子斜,那我也不必多说了。路上小心,某就此告别。”
他未多做纠缠,拍马而去。
他阴阳怪气的似是在故弄玄虚,讽刺阮敬元私通敌军,令阮明婵心生反感,见父亲不慌不忙地骑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