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 在观察者的背后(第1/3页)  来自实验的奥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7  在观察者的背后

    人类的认知是从观察开始的。这个开始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以前。关于观察我们已讨论了许多。那么,几百万年以前的观察是一个什么情景呢?那时人的知识是原始的c直接发源于自然的,多为经验性体验。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还缺乏支撑。《全球通史》是这样描述这一情景的:

    原始人对于自然界的情况知道得很多。他们不能不关心周围的一切,否则就无法生存。可是,他们对自然界的情况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遇到洪水c干旱c或者捕捉不到很多的动物和鱼时,不能从自然界本身给予说明。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怎样用自然主义的手段来对付大自然,结果只好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求助于魔力,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愚蠢地祈求大自然使他们的生活富足起来。原始人相信:通过把每一种有用的动物或植物作为本团体的图腾,通过树立种种偶像c象征和进行模仿性的舞蹈,可使各种动物大量繁衍c食物来源丰盛;只要严格遵守有关图腾的种种规定,他们的团体就能壮大,食物的来源就能确保。

    诸多的人类学家从掌握的资料出发,同样认为原始人在找不到答案时,会把原因归功于“神”。当猿人的大脑成为了会思维的大脑出现在自然界时,大脑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面对神秘的自然界,人们的内心充满了孤独c困惑和恐惧感。文化的初始阶段,需要精神安抚以及需要行为与认知标准的人类,尚还不掌握正确的思想资料,因此尚不能被现代观念所控制。但大脑又需要被一种思想填满。面对自然界种种神秘的现象,人类独有的想象力发挥了作用,人们判定这一切与“神”有关。“神”应该是思维着的大脑最早产生的概念之一。

    霍金在《大设计》中说:“直至现代物理的出现,一般认为有关世界的一切知识都可以通过直接观测而获取。事物就是它们看起来的样子,正如通过我们的感官而觉察到的。但是现代物理的辉煌的成功显示,情况并非如此。现代物理是基于诸如费恩曼的与日常经验相抵触的概念之上。因此,实在性的幼稚的观点和现代物理不相容。为了对付这样的自相矛盾,我们将采用一种称之为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的方法。它是基于这样的观念,即我们的头脑以构造一个世界模型来解释自感官来的输入。当这样的模型成功地解释事件,我们就倾向于将实在性或绝对真理的品格赋予它,以及组成它的元素和概念。但是在为同样的物理场景作模型时,也许存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使用不同的基本元素和概念。”

    这段话是霍金在介绍构成世界的模型时所做的一个阐述。对于早期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情形也适用。“我们的头脑以构造一个世界模型来解释来自感官的输入”,现代人类是这样,几百万以前的原始人类也是如此。在文化的荒蛮期,围绕着“神”构造一个世界模型,并被当时的意识领域所接受,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然的。想想也是,一群猴子生活在悬浮的渺小的地球上,仰望深邃的宇空,突然有一天因为获得了思维能力而意识到了“我”,孤独而无助,由此产生的胆怯是可想而知的。在我少年时,有一次躺在农村的麦场上,看着黑暗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就有过这样一种的莫名的恐惧。正因为如此,早期人类是缺少自信的,因而把支配权交给了“神”。神除了控制了人们的实在生活,也因此产生了以“神话”为内容的口头文学。

    《大设计》一书在提到早期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时,也同样论及到这个问题,并做了如下描述:“对天道的无知使得古代人创造出众神来主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爱神和战神,日神c地神和天神,海神与河神,雨神和雷神,甚至还有地震之神和火山之神。当众神愉悦时,人类就被赐以好的天气与和平,并免于自然灾害和疾病。当他们不高兴时,干旱c战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