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东京梦华宋皇城(第2/3页)  鉴宝档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浅浅的,释出了雕栏玉砌,淡出了亭台水榭。或许还有竹林穿于乱石之中,或又有莲花映衬在水光之下。

    花石就在此等美景中逐个显现。这是平铺舒展的画面,没有高山流水的豪情万丈,只有一品品小景独具韵味。

    黄昏时分,画毕。

    瞿麦落下笔,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作品。

    突然,背后有个声音传来。“你可愿将此画作卖于我?”

    瞿麦转过身去,眼见是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他看上去已在旁边站立许久。瞿麦疑惑地看了看他,感觉眉宇间却与自己有几分相似。

    “老先生,您想要我这幅画?”瞿麦疑惑地问道。

    “是啊。我在这儿看你画了一天,我也站了一天了。我喜欢艮岳,也喜欢你画的艮岳。”老者说道。

    瞿麦更加疑惑了,他怎么知道这是艮岳?

    “谢谢您喜欢这幅作品。但我与您素未蒙面,突然要我想让这幅作品我也很难割让。我能问您为何喜欢这幅画作吗?”

    瞿麦的内心是不情愿的,毕竟这是他梦中的场景,是他花了一整天的完成的画作。

    “这画出了艮岳该有的柔美,但我从你的作品中又看到了一丝悲凉。这也正是我理解的艮岳。”老先生笑着说道,他好像真的能看出瞿麦的心思。

    “老先生,既然您喜欢这幅作品,那我就将它赠于您吧。”瞿麦也不想拒绝这位忘年知己,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

    “好,谢谢你,小伙子。”老者接过画卷之后,便离开了。“我们日后有缘再见—”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着。

    瞿麦独自一人欣赏着眼前夕阳余晖下的美景。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正当他寄情山水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是前些天那个新乡的老汉。

    “小伙子,我到家了。你有空过来看看啊。”老汉说。

    “好。我明早就过来。”瞿麦在开封逗留这么多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等着这次机会,想去看看北方的一线货源。看这铲子刚出的鲜货,才能学到更多更准确的知识。

    新乡离开封不远,坐个大巴就到了。

    老汉在车站出口相迎,载着摩托带瞿麦来到他所住的村子。

    老汉的家在村东头,一路上也有很多乡亲跟他打招呼,看起来也是个朴实地道的人。

    到了他家以后,老汉带着瞿麦直奔仓库。

    新乡城市出土的古董标本确实很多,而且有大量的当阳峪窑标本。

    当阳峪窑,属于北方磁州窑系统,但由于它这个窑场产品质量高,品种独特,近几年又被逐渐剥离开,形成一个独立的名窑窑口。

    它的窑口位置在hn省jz市x县当阳峪存。新乡离那儿不远,更离北宋皇城很近,这边能出那么多当阳峪窑的瓷器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瞿麦也是第一次接触当阳峪窑的产品,确实与普通的磁州窑瓷器不太一样。当阳峪的胎体极其细腻,胎质坚硬,更特别的是釉面特别莹润光洁,在灯光下闪着耀眼的光。

    这只一只当阳峪的黑釉茶盏。但与南方的建窑不同的是,建窑更有南方风格的内敛,丝丝毫毫,隐隐浮现。而瞿麦拿在手上的这只当阳峪窑茶盏的盏心有四大片棕红色的铁绣花呈现,他们规则地朝着四个方向款款打开,红与黑的舞动洒脱灵动,却又是个罕见的精灵。

    并且当阳峪窑的茶盏的造型也是别具一格的。建窑兔毫盏的经典造型是束口盏,这类盏的最大特点是口沿很直,就像个笔挺站立的将军,庄严霸气,它是为徽宗皇帝最爱的斗茶文化而生的。但当阳峪茶盏不是,它口沿轻盈地向外翻折,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为喇叭口造型,它就是为品茗而生的。

    截然不同的出生,早就了截然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