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章 郑清之(二更)(第1/2页)  1654之火与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成知知道王吉贞什么脾气,平时在家都是供着的菩萨,到了杭州,知府都要送上了帖子。自幼脾气之中便是养着骄傲。现在到了石田书院,郑清之把他当做普通寒门子弟,王吉贞此时估计心中已经起毛了。

    于是他主动介绍,“这是在下小弟,此次也特地从大同南下来拜师读书。”李成知牵了一下王吉贞,王吉贞挤出了笑脸,躬身对郑清之行礼。郑清之转的极快,薄薄的嘴唇之上也对王吉贞露出了一丝笑意。

    “长得倒是俊,有着几分南人的长相。只不过这肤色细腻白皙,南人之间所见甚少。”郑清之这话说的其实非常奇怪,神州大地自西晋永嘉南奔之后,南人和北人血脉交融,很难看得出太大的差别。郑清之这样说,显然是在怀疑着王吉贞的身份。

    王吉贞此时也是头皮发麻,心想这人怎么眼神这么毒。不过既然郑清之将之说了出来,那就是还有商量的余地。李成知赶紧引着王氏上前,“这是我的婶娘。这次特地带着儿子来白柳山求学。”

    郑清之抬头看向了王氏,见着王氏举止有度,但是粗衣布钗穿戴在身上也没有着丝毫的不协调,一看上去就是穿着习惯了才这样。富人家眷为了藏富可能这样,但是官宦之家,除非实打实的清廉官员,否则谁会这样穿戴。

    他暂时的收起了怀疑,拱手向王氏行着晚辈之礼。这让王氏受宠若惊,“秀才公,这万万使不得,使不得。妇人受不得此礼。”郑清之收礼,昂首挺胸。温和的解释道:“大娘带着儿子南下读书,比之孟母三迁,更有圣人之典范。受得起在下这一拜。”

    王氏不慌不忙道:“秀才公这样说,那就污了亚圣之母了。妇人这次带着儿子南下,一来是为了读书。二来是因为山西的生意现在愈发难做了。我夫君听说江南物产丰茂,便是让妇人先行南下,购置田产,安家定宅。打点好了,他便也跟着南下,以后便是在南边做生意了。”

    满清入关之后,关内和关外的交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原本定居在了关外的很多贵族都迁进了关内,没有了这些贵族自然就没有了消费。所以现在晋商仗着自己有着政治影响力,已经开始抱团南下抢徽商,浙商的生意。这种现象在时下并不少见。

    王氏这番解释,将郑清之心间的疑问又打消了一重。“无论如何,李家这般重视读书,还是让人钦佩。既有着成知兄珠玉在前,想来吉贞高中两榜,也是指日可待。”

    “阿弥陀佛,那就借哥儿吉言。”说罢,王氏便是从袖间掏出了一个红纸封的红包,递给了郑清之。“这是束脩,还望您代替老师手下。妇人现下就要回去了。在白镇买下的地产和房宅还是托着成知看的,现下自己要去看看了。”

    郑清之掂量了一下红包,大致估计了一下。便是拱手道:“那我就不远送您了。还请婶子好走。”王吉贞忍住了嘴角快要露出的笑意,从大娘到大婶,这个郑清之倒是市侩。

    王氏离开之后,郑清之便是领着王吉贞走进了石田书院之中,一行人先去了正堂,对孔子像行了三拜之礼,又敬了一炷香。这算是正是的入学了。王吉贞自此已经算是下书院的正式子弟,不过还不能算作是黄宗会的弟子。

    王吉贞晚上住的学舍是一个二层的红色木楼。一间房子里面有着四张木床,四张木桌,另外还有着四个书架。书舍虽然朴素,但是大而干净,是个读书的好滴。领着郑清之上来的是一个山羊须的老秀才。他对王吉贞态度也非常不错。毕竟是郑清之亲自领进来的学童。

    进了书舍之中,王吉贞看到了其余的三个舍友都在木桌之上,点着油灯认真的看书。他们听着动静,便是纷纷扭过了脑袋露出了笑意。这些人年纪看起来似乎要比王吉贞略微大一些。

    老秀才将王吉贞领进去之后,便是转身离去。见他离去,其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