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英海院线(第1/2页)  重生华娱之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成隆的动作戏太酷了,不愧是好莱坞制作。”

    “那个想偷黄金的美国佬肯定会在最后幡然醒悟,我都猜到了。”

    “别闹,好好看,票价12快呢。”

    一对坐在李慕华身后的小情侣尽情打情骂俏着。

    李慕华本是抱着回味经典的心态去看这部《魔都正午》,但相比影院内偶尔爆发的哄笑声、喝彩声。

    他的心情越发沉重。

    人都说屁股决定脑袋,自重生后李慕华决定走电影之路。

    他便会不自觉将自己代入华夏电影人视角,且还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上帝视角,这让李慕华超脱了普通观众看电影仅为“娱乐”的范畴。

    且不说这部电影成片质量很高,也不谈制作上绝对碾压华夏电影几条街。

    但李慕华就是不喜欢。

    通片上下很多镜头都在刻意彰显美国文化的过度自信和对华夏文化的刻意贬低。

    比如当清朝大辫子、美国西部牛仔和现代化城市出现在同一镜头下时,比如成隆经常性的下跪动作和讨好语言。

    ——这是一部过度讨好美国观众,过度刻画落后华夏人形象的好莱坞娱乐片。

    失去观影乐趣的李慕华最终得出这么一结论。

    电影院外,飘落的毛毛细雨有变大趋势。

    李慕华一路沉默着,陆青竹则兴致勃勃地说着电影多么多么好看。

    米线店中,两人选择了靠窗位置,李慕华喜欢下雨的感觉,清爽的冷空气更利于思考。

    “你觉得华夏电影能超过好莱坞电影吗?”李慕华悠悠问道。

    “现在不行,将来一定可以的。”陆青竹一脸认真。

    李慕华喜欢这个答案,“那以后我们不看美国电影,看华夏电影行吗?”

    “可是没什么好看的啊,也就香港电影还不错,我们不是经常租着看吗。”陆青竹皱了皱眉头道。

    事实上,李慕华这代人去电影院的次数屈指可数,不是消费不起,是压根没那个习惯,而要培养起大众的观影习惯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十年后华夏人均年观影次数不过0.4,二十年后才堪堪达到2。

    同期的北美则是3和4,韩国排名全球第一人均5次。

    至于2000年的华夏?

    能到0.1就不错了。

    这年代华夏人更习惯用租赁的方式来观看各国电影,火爆神州大地的影碟出租店更是随处可见,天河机电在你爸手里经营得也不错。”

    “我爸能经营好才怪,现在不错那是大环境好,而且我知道小姑父你喜欢工业。”

    李慕华一直觉得杜海应该去做真心喜欢的事。

    就像他,他喜欢电影。

    杜海和李利英结婚前,一直在李慕华三伯旗下的旌河重工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结婚后才出来帮李利英打理商业地产和院线。

    “小姑父,你不答应,我就去找小姑,她肯定会支持我的。”

    “就算我想答应你,这么大事也得跟你小姑、你爸妈商量。”杜海颇为无奈。

    如果说他是有条件溺爱李慕华,那他老婆李利英就是无条件溺爱李慕华。

    一大一小两人的对话并没有持续太久,见初步达到目的,李慕华也没有继续刺激杜海,跑去找爸妈了。

    李慕华重生后还没见过他们。

    当李慕华兴致勃勃地回到小院时,迎接他的却是一片黑灯瞎火。

    摊上这么个老爸、老妈也是没谁了!

    李慕华叹息一声,只好回去睡觉。

    夜里他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扛着一部阿莱顶级摄影机,意气风发地指挥着拍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