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绩作为依据,张小强的平时学习成绩平平,即使能够考上高中,高中的学习会怎么样,高中三年结束后也未必能够考上大学。
张小强则有自己内心的小打算,他可不按照父母的想法做决定。他看到自己的哥哥张小红上了高中,而且在寒假时听了哥哥介绍高中的学习生活,描绘着海阳县城的美丽景色,描绘着海阳县第二中学的美丽校舍,一切的一切都在吸引着张小强那颗不安躁动的心灵,他要追随哥哥张小红的步伐,到距家更远的外面去c到县城去c到高中去。张小强考虑到自己的学习情况,他清楚地认识到他一两年内不可能考上中专,其实他内心何尝不想考中专呢,如果真的考取了中专学校,通过四年的中专学习,那他就可以早早地工作,成为一名端国家饭碗的人了。只是迫于自己学习成绩的一般化,他只好退而求其次了,选择报考高中或许是他较为明智的一种选择。
面对初中毕业后的求学之路,同桌姚永艳曾经告诉过张小强,她准备报考高中的,如果能够考取高中的话她将会上高中。懵懂的情愫使得张小强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学习之路,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即将过去,分别的时刻终将会到来。如果他的同桌姚永艳上了高中,他仍然在初中苦苦的补习,为了能够考上中专而痛苦地挣扎着,他的心里便自觉不自觉地惆怅了起来,他难免会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甘和不舍,他还是不断地坚定自己的信心,他会考取高中的,而且他将来一定能够到县城去c到高中去学习,并为之而拼搏奋斗。
综合各种因素,张小强心中下定了报考高中的决定,他暂时说服了自己的父母,父母同意他报考高中,他便没有选择当时竞争非常激烈的中专考试。张小强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报考高中,他将自己报考高中的信息告诉了自己的同桌姚永艳同学。
姚永艳得知自己的同桌张小强也要报考高中时,她在心中暗自思量着,她的这个同桌同学生性顽皮好动,平时学习成绩一般化,他居然也要报考高中,要想上高中了。同时她内心还是有一丝丝的窃喜,说不定她以后还可以和他继续在一所高中学习呢,他们还可以继续当同班同学呢,或者成为同桌同学呢。厌烦与窃喜在姚永艳的脑海中相互交织着,但张小强对这一切却一无所知。姚永艳和张小强在学校的学习更加地刻苦努力了,他们为了几个月后的高中考试而进行着全力的复习冲刺,期望着能够顺利地考上高中。
全县的中考政策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当年的高中考试招收方式与前几年大不相同,全县的招收工作不在按以前划片区的方式招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情况任意选择报考县内的一两所高中。这一重大变化意味着只要他们的高中考试成绩足够好,他们就可以不用到原来定点的乡下高中(西城中学)去上高中了,他们可以到海阳县城的高中去读书了。
高中考试的日子终于临近了,他们的初中三年生活终于结束了。回望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他们年级的同学有的已经辍学回家,有的已经外出打工去了,有的年龄大一点的已经结婚了。这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年代,西海固地区部分农村的农民思想还相当封闭,从而导致了十六七岁孩子结婚的事情常有发生。而姚永艳和张小强等同学们,他们还是单纯地过着属于他们的校园生活,为了学习而不断地奋斗着拼搏着。
初中毕业离开学校的那一天,班主任老师向参加高中考试的同学们发放了准考证。高中考试的考场就设在海阳县城的第一小学,班主任老师强调参加高中考试的同学要注意保管好自己准考证,每个人都要于考试前一天下午四点钟到达海阳县城的汽车站汇合见面,到时由他带领着前往高中考试的地点熟悉道路和考场设置情况。
考试的日子终于到了,不料前一天偏偏天公不作美,全天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如何前往县城参加第二天的高中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