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第3/5页)  奋斗岁月正青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油灯下学习啦,社会进步的时也改变着张小强的学习环境。宁静的乡村原野,祥和的农家院落,房子中向外透射出电灯的光茫,张小强兄弟两人总是坐在土炕的炕桌,书本在他们的手中一页页的翻过去,知识在他们的脑海中一天天的增长着。唯有奋斗才会有艰辛,唯有艰辛才会有收获,唯有收获才会有成功,他们努力地获取知识,寄希望通过知识彻底改变他们自己的人生命运。

    正月十五前后,农村还会有社火。每到晚上的时刻,举行社火的队伍就会走家入户,到每个农民家中走一通,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营造节日的深厚氛围。社火的主角不尽相同,有敲锣打鼓的,有舞狮斗龙的,有跳秧歌舞的,还有呐喊助兴的,张小强等同学们也会加入到舞狮斗龙的队伍之中。呐喊助兴的人员会根据每个家中的不同情况,临机地说出一段顺口溜。对张小强一家而言也有许多可以值得去发挥的顺口溜:“这个家庭不一般,求学儿子同进县,将来一定中状元,文武二子能实现”等等语句,总之也是对农民家庭的美好祝愿,期望家中财源兴旺,幸福美满,子女学习优秀等。正月二十三是“燎干”的日子,张小强兄弟两人从山野中拣拾一些野草,当天晚上将野草堆成小堆,里面放入细竹点燃,待火焰升高之时,全家人围在火堆旁边,有序的从火焰中跳跃而过,预示着这一年中每个人的身体就会少得病,全家大人小孩会身体健康。经过二十三这一天,整个农村的农历新年才基本结束,农民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忙碌劳动。

    节日过后几天时间,张小强的家中又有一件大事需要家中忙碌起来,他的姐姐即将出嫁。家中为第一个女儿的结婚做着相应的准备,就是准备相应的嫁妆。对于贫穷的西海固地区,女儿的出嫁要比儿子的结婚简单了许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儿子结婚就是家中增加人员,女儿出嫁就是家中减少人员,一多一少情况当然不尽相同,各自家中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

    李银兰的大女儿张小梅出嫁后,家中的劳动力将会相应地减少一个人,平时张金平外出揽活,李银兰打理家中,三儿子张小军则负责放牛羊。张小梅的嫁妆也相对比较简单,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个大衣柜台录音机c几套衣服,算是嫁妆的全部了。大女儿张小梅出嫁的前一天,村中的人会陆续的来到张金平的家中,以示祝贺和送行,张小梅从此以后将不会是白小村的一员了,她将生活在距西集乡外几十公里的另外一个乡村农民家庭中,开始她的第二段人生生活。

    张小强与姚永艳的高中第二个学期开始了,有了上学期最后两个月的努力,张小成绩有所进步。面对家中劳动力的又一次缺少,张小强认识到更加不能辜负父母对自己读书的支持,依然而然地下定决心继续努力学习,他要在前一学期的基础之上,使自己能够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向全班同学的更前面靠近。

    清明节来临,全班被选中前往本县西城乡附近的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逝去的英烈和为共和国牺牲的英雄。任山河烈士陵园位于海阳县城的西边,距海阳县城约二十三公里。同学们早晨骑自行车前往,张小强和姚永艳一样骑行在班级的行进队伍中间,他们经过两个小时的骑行终于抵达了烈士陵园。

    这是他们第一次参观烈士陵园,也是第一次接受红色革命教育。任山河位于固原东南的黄峁山与海阳县西城乡之间的一条十公里的峡谷,任山河在历史上和地理上历来作为宁夏的南大门,可以说兵家必争之地。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当年解放宁夏的战役从此地拉开序幕,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的先头部队,由十九兵团杨得志司令员率领,在任山河同防守宁夏的马鸿逵集团展开激烈战斗。三百六十多名解放军指战员牺牲于此,他们远离了自己的故乡,长眠于六盘山的附近,他们不再会有接受战火洗礼的机会,只能在避暑胜地永久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