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强项令董宣(第2/3页)  汉秀雄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衙门反而还袒护,臣只是想还给死者家属以及老百姓们一个公道而已。”

    建武帝说:“即便如此,那抓住这名杀人凶手送到衙门牢狱中再杀也不迟,你却当的老百姓们的在公众面前就处置了杀人凶手,这让公主下不了台,权威往哪放?”

    说完随即吩咐两名宦官仗杀,董宣轻笑道:“临死之前可否让臣再说一句话?”

    建武帝说:“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要说?快讲。”

    董宣义正言辞的说:“陛下以圣德继承高祖之业使得中兴,您却放纵一个仆人擅自伤害善良的人,日后您如何治理天下?臣无需仗杀,自杀就行了。”

    说完此番话迅速起身朝着殿柱猛撞而去,头部鲜血直流,建武帝万万没想到会是会如此行事,赶快吩咐身边的小黄门搀扶起。

    然后使用白布条包裹住头部受伤处,建武帝退让一步说道:“这样吧!你向公主磕个头公主陪个罪就没事了。”

    董宣听完此话再次义正言辞的说:“臣处置杀人凶手何罪之有,为何要给公主赔罪?”

    建武帝想退一步海阔天空,没想到董宣会如此坚持自己的初念,说了一句:“你磕还是不磕?”

    董宣却说:“臣没有罪,为何要磕头赔罪?”

    建武帝心中很是生气,立刻命令两名宦官强按着董宣的头颅向公主低头赔罪,董宪两只手支撑的地面就是低不下头。

    建武帝见此让两名宦官拉起来董宣的并向后撑着两只手,但命令一名宦官往下使劲摁的董宣的头,可是这样也没有起到效果。

    建武帝说:“你到底磕不磕头?”

    董宣硬挺的脖子说:“臣无罪,就是无罪,凭什么要磕头认罪?”

    湖阳公主插话道:“文叔以前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曾救了一位仗义而杀人的逃犯藏匿在家中,办案的官吏都不敢到家中捉拿,可现如今贵为大汉天子威信却不能让一名小小的洛阳县令伏法。”

    建武帝微笑道:“皇姐啊!此一时比一时,天子可不能和平民老百姓相比。”

    湖阳公主心想这名县令不给陛下面子,本公主可不能像他一样,此事只好作罢,建武帝当场就把董宣给释放了。

    并且无奈的说:“你这个强项令真拿你没办法,身为县官竟敢不畏权贵,连朕的面子就不给,是一个可造之才啊!我大汉朝正需要这样的人材啊!朕要晋升为京官,在朝廷任职。”

    董宣却说:“此事万万不可,臣现在是一名县官,若是一跃而升成为京官,会让那些与朕平等的官吏们感到不服,从而治理郡县就不那么上心了,再一个就是,在朝廷任职的官员们也会感到不服。”

    “臣自知陛下喜欢人才,但是晋升官至一事还望收回成命,臣在民间为官已经习惯了,也好为老百姓们多做一些事情,望陛下成全。”

    建武帝叹息道:“真是太可惜了,既然如此,那好吧!朕就赏赐你三十万贯钱。”

    董宣从宦官手中接过这三十万贯钱低头告退,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洛阳。

    老百姓们无不拍手称赞,儿童纷纷传唱道:“抱鼓不鸣董少平。”

    俗话说,天高皇帝远镇守将领很难服从中央政府,可就在这一年二月份,百花盛开的日子。

    镇守蜀郡的将领史歆鼓动士兵们发生反叛,把兵戈指上汉政权,并且攻打蜀郡太守张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翻墙逃跑,这个时候的宕渠郡(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守将杨伟和朐忍县(今重庆市云阳县境内)守将徐荣聚众数千驻兵也反叛了。

    并且与史歆合兵犯上作乱,当建武帝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派遣大司马吴汉为讨伐主帅,刘尚和太中大夫臧宫为副帅率领万余人前去蜀郡平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