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伏羲创八卦(第1/4页)  曙光战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昆仑山巅,矗立着一名蛇身人首却眉眼清秀的少年,他微阖着双眸,下巴轻扬,面向着远处的蓝天白云,两臂平伸,上身的麻布粗衣随着风轻轻飘动,蛇尾轻摆,与地面摩擦,却没有发出一丝响动。这是一个正在悟道的少年。

    倏地,他猛睁双眸,爆射出一道精光,射向远处的云层。被惊扰的云彩飘舞着,组合出一列列奇妙的图案,这些图案玄乎至极,只是看一眼便欲让人深陷其中。

    “似乎才通晓了一点皮毛啊!待雨雪雷闪天气再来观罢!”少年如此想着,蛇尾收缩分离,竟化成了一双腿,步行至位于山腰的木屋中,屋内有一中年妇女,名“华胥”,而少年正是伏羲。

    于是,以后的昆仑山顶,多出了一道修长的身影——蛇身人首的伏羲每天于此观望天地,感悟自然,或观望,或猜想,或静思,或实践,刮风下雨,打雷闪电,从不间断。一天天的过去,伏羲观象于天,取于天灵;观法于地,到于地气;观鸟兽之动取于活,观自然取于其货,想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之念,领悟到天下万物是以阴阳及相互间为对立性之势。再以天c地c人作为三线归位,再以三线化为三爻,研出一生变两仪,两仪则为天地。而两仪生四象,四象为集春夏秋冬之气。四象生八卦,至发挥无穷力量,八卦为八般不寻常力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垦七坤八。八般力量,八式寻常,无穷无尽,难以测度。

    伏羲于昆仑山顶,以虚空为纸c八卦为形,作出一副声势浩大的八卦图。此图方成,扩大至十来丈有余,图内昼夜交替,四季变换,刮风下雪,电闪雷鸣,山川大泽,交相挪动,仿若末日。随后伏羲继续推演,感悟,又觉此图似乎上不承天意,又有后继无力之感,苦苦冥思不得通,只好就此作罢。

    第二天,伏羲又来到山顶,闭关静坐冥思,苦于此“八卦图”只有其形,而不得其神,看似声势浩荡盛大之极,实则不然,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又枯坐数日,终寻出八卦图的缺漏之处,却是乾无天意,坤无地形。

    “何为天?天,清而轻,有神圣空灵的意味,天空无疑是让人敬畏的。何为地?地,浑而厚,有踏实安全的感觉,大地无疑让人感到厚重而亲近,却又不乏威严。皇天后土,正是如此。”

    伏羲这样想着,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没有具体的事物。天空与大地毕竟太广阔,要以管窥豹,也得先找到那根管才行。

    于是,怀揣着找到天空与大地之“管”的想法,伏羲独自踏上了探寻天地的道路。从此,各地的山川大泽c密林荒野中多出了一道奇异的身影,那道粗布灰衣c孤单瘦削的身影踏遍无数山泽草地,不时抬袖擦拭满额的汗水,时而伏在清澈的溪边,掬一捧清泉,润一润干哑的喉嗓,时而用他那硕大的蛇尾不停的虚画推演,完善着八卦图,又时而或静立或端坐,感悟天地,如此循环。

    这一日,伏羲来到一座名为“卦台”的山顶,整个卦台山顶呈现圆形,平坦如刀削般,只有圆心处置有一大石,此石呈椭圆形,直径超十米,通体雪白如白玉,没有一丝瑕疵,甚为奇异。

    伏羲忽然有所感应,掐指一算,自是惊喜交加。就在此时,山涧中升起一怪物。说它怪,是因它长着马的身体,却有着神龙的头颅。它将近两米高,两条长长的金须随风摆动,背上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金色鳞片,四蹄也呈现金色,那两只龙角更是绚丽无比,璀璨夺目,整体看来仙灵祥瑞之气十足。

    伏羲望着踏空而来的似龙似马的怪物,没有一丝慌张与不安,待其行至跟前,感受着它身上散发出来的空灵清气,结合之前八卦图的异动,便愈发觉得:此怪物定为我苦苦寻觅多年的窥天之管!

    伏羲与怪物四目相对,相顾无言,唯有长发与长须在随风飘扬。

    一刻钟后,怪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