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革左二营(5)尾声(第1/3页)  大明野人成长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终刘勇还是将那三千多妇孺带走了,不是他不相信黄得功,而是他也缺女人。自己的士兵c作坊工人也需要成家,目前这个世上,男人多,妇孺少,为什么?在这乱世,妇孺要不是被抢走了,要不是被当成了军粮,说是家属,这三千多人也多是被抢来的。

    走之前,刘勇和黄得功喝了一次酒,在某些方面刘勇和黄得功很像,军纪都很好,直爽c酒量好,军队战斗力都很强,但刘勇多出来的几百年见识是黄得功所没有的,故有时候刘勇显得有些“老成”,而黄得功则显得有些“城府”不够,不过武人由于长期被文人压着,他们之间倒是无话不谈,这时候武人最高的品德就是讲义气,而这正是刘勇所具备的,两人一斤酒下肚后,黄得功痛快的答应了安置那一万多俘虏,开玩笑,这一万多人都是流贼精挑细选多次大战后淘汰下来的,黄得功感激刘勇还来不及呢,刘勇的建军思路与常人不同,对于那些已沾染上不良习气的兵油子,无论你武艺有多高,一律不要,他宁愿从“泥腿子”中重新训练,因为他的梦想是建立一支真正属于自己且与世不同的军队。

    正式出发前,他召集队伍千总以上的军官开了一次会议,会议先将回程大致做了安排,从步军中挑了一千五百会骑马的,加上自己与李定国的骑兵继续沿陆路返回,其他人包括三千多妇孺,大部分缴获都从水路回去,刘勇在庐州周边搜罗了五百辆大车,由自己的士兵赶着,上面装满了缴获的粮食。

    接下来的会议内容意义重大,后世称之为“庐州会议”。

    刘勇问大家,“你们觉得现在的世道是什么世道?有三个选择,盛世c乱世c末世”

    大家对刘勇大战过后不谈军功,不总结战场得失有些奇怪,沉静半响,李占春说:“乱世”,接着有的人说是乱世,有的人说是末世,包括毛承斗在内没有一个人说是盛世。

    “我的意见是,乱世,乱世与末世只有一线之隔,搞不好的话,马上就可能进入末世,那我再问一个问题,无论是乱世还是末世,什么是最重要的?”

    这时大家都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是兵马,有的说是钱粮,有的说是人心,不一而足。

    “都不对,我认为是秩序,什么是秩序,就是律法和道德,有这两者的存在,你做坏事的时候首先会考量自己的良心,这就是道德的力量,你不顾道德,铤而走险,这时会有律法来管束你,这就是律法的力量,当今天下,律法形同虚设,道德沦丧,人命贱如草芥,这就是秩序的沦丧,所以我们登莱军近期的目标就是建立秩序,这需要大家从我做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逐渐影响其他人向秩序靠拢,你们记住,坏的秩序也比没有秩序强一万倍”

    “再问你们,你们觉得历史上哪个朝代最好?”,这时有的说是唐朝,有的说是汉朝,也有的说是明朝初期。

    “我觉得李定国说得对,洪武初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有本朝太祖是真正从最底层做起,历经艰辛战乱,真真了解老百姓的苦处,是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皇帝,有些朝代历史评价高,比如汉代c唐代,无非是这两个朝代有赫赫武功,有的推崇宋代,因为宋代对读书人最优容,但要我说宋代是最差的朝代,为什么?因为这个朝代除了对读书人优容外,对普通老百姓属于历代最差的朝代,就是这个朝代,宋代以前已经废除了的斩头以外的一些刑法,比如阉刑c凌迟c残害肢体在宋代又纷纷出台了,而且这些刑法只针对老百姓,读书人是不适用这些刑法的,读书人最多的刑罚就是贬官,从京里贬到地方,继续逍遥快活,更有甚者,这个朝廷对武人的侮辱历史上无出其右者,脸上刺字,一辈子的贼配军,然而历史是读书人书写的,这些他是不会重点放到史书里的,因为,对他们来说,百姓如蝼蚁,不值一提”

    “所以,我们登莱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