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9章堰塞湖(第1/2页)  跌进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堰塞湖

    不管是地震还是洪水,打通道路都是最首要的。李制所带的一万军士到达碚岭后就立即开工,而碚州城里也派了民工从城那边往这边通路。此时,碚州城已是遥遥相望。连柳兰兰都忍不住的跑出来,站在高处往城那边眺望着。

    李制当然明白柳兰兰这是迫切想要快些见到父亲的心思,他叫来范松林,让他找一嗓门大的向那边喊话,让柳侍郎相见。

    断路并不太长,只一百来米,互相看得见但就是过不去。这边一喊话,那边听到了,不多会儿有人上前答话道:“卑职碚州府尹顾长恒见过太子殿下,因为前面山石塌方,堵塞了河道,柳侍郎怕出问题,下去察看了,所以不在这里。”

    李制一听吓了一跳,他可是知道的,地震造成山体塌方堵塞河道,那就要形成堰塞湖啊!那个可不得了!在现代,李制看过不少关于堰塞湖的新闻,由于是塌方乱石块堆砌的,不稳固,湖坝很容易溃堤,而一但溃堤,后果不堪设想!

    1933年10月9日迭溪堰塞湖大溃决,积水倾湖涌出,引起岸边陡峭崖壁猛烈垮塌,洪水怒涛汹涌,长驱直下,乱石飞崩,尘雾障天。至使两万人多丧生。仅在都江堰,就捞起尸体4000具。

    这只是现代历史上有记载的,历史上没记载的如此惨剧就多得数不胜数,也不是没记载,而是历史上往往把这类死人都划归到洪水泛滥的案例中了而已。比如,历史记载中常见,某年某地发大水,洪水冲毁良田上万,房屋上万,死人上万,百万人流离失所......甚至河水改道。这罪魁祸手其实很多就是堰塞湖溃提引起的!

    就李制所知科技极为发达的现代,每次由于地震或爆雨等造成山体塌方,形成堰塞湖后,中央都极为重视,往往会马上由中央政治局的领导亲自主持协调,调集各类专家分析,加上卫星探测,然后制定排险方案,并用直升机运送大型机械设备上坝排险,那阵仗!而这里,只是柳侍郎去看看就行吗?连这府尹都没去,这也太不把堰塞湖当回事了吧?柳侍郎可是我名誉上的岳父,可别出什么事啊!不行,我得去看看。

    李制明白,既然形成了堰塞湖,那么不管那湖是什么情况,会不会垮,为了安全起见,都要作最坏的结果打算!必须!立即!马上!让堰塞湖下游的民众全部转移,然后把拦坝弄开,把水放掉才能确保安全。

    那个顾府尹被李制赶去转移下游百姓了,若是堰塞湖堤坝决口,肯定会被水淹的低洼地带居住的百姓必须马上转移到高处安置,三天时间!不走也得走!对看不到危险不愿走的,则派军卒强制拆房搬迁。对可能会被淹的稍高处的百姓则告之危险,让他们自行选择,但无论如何,晚上绝不允许在那住宿,必须统一安排,在高处搭棚暂住。

    安排好了这一切,李制才带着范松林以及他的护卫翊麾孙校尉等八百羽林卫去“鹰鸽嘴”堰塞湖查看。

    **********************************************************************

    “鹰鸽嘴”,听名字就知道这里很险峻,但此时这里却有些名不附实了,因为有一半山体倒了下来,堵住了峡口,只有另一边还高高耸立着,可以知道它以前的“辉煌”。

    柳道临站在嘴顶挑望下方的堰塞湖,浊浪翻卷,滚滚而下,延绵几十里,好不令人心惊胆颤!

    昏黄的水中不时露出淹死的死尸,有猪、鸡等动物,也有人。水面上不时飘荡着草棚,屋料,有的上面还站着惊恐的鸭子,七、八条船行驶在湖面上忙碌的打捞着湖里的死尸。

    这是应太子殿下的吩咐办的,死尸打捞上来后,有家人认领的,裹上生石灰让拉高处掩埋,没人认领的无主死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