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回/凄风落木)(第1/6页)  支离梦边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转瞬已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寒秋。校园里的红叶越来越红,虞雨燕的心情愈来愈冷。总算完成了一幅小品《霁雨凉秋》c雨燕拿去请晏老师指教,晏如山看过之后皱着眉头说:“你这幅画怎么看上去有几分凄凉的感伤?”

    雨燕说:“最近心情一直不好c可能影响了画境。”

    晏如山看了看雨燕说:“嗯c看你的脸色是有些忧郁,不过能借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怀也未必不是好事,一个人在顺境时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古人作诗就有‘势去而后工’的定论嘛,不过这幅画的构思意境情调倒是都不错。”

    雨燕认真听着,晏如山指指窗外枝叶稀疏的柿子树说:“宋元以来花鸟画中的红叶大多都是这种柿子树的叶子而不是枫叶,而且一般都是果实采摘之后的红叶,所以会有些虫食斑和枯叶。”

    晏如山拿过一本画册打开给雨燕看着说:“古人作画时特别强调叶子上的虫食斑,这不仅增加了一些情趣,还在于它体现了中国画审美理念中所特有的残缺美。”

    雨燕说:“这是不是和老庄的美学理念有关?”

    晏如山说:“嗯,这就是庄子的“散木不材得以永年”的学说对中国画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c反映在绘画审美趋向上的取法表现,因此国画家画树木丛林几乎从来不会画笔直的栋梁之材,而是钟情于疤瘤曲折的不材之木,这其中就包含了人们对生命的期待和理解,也是做为画家所必须了解的花鸟画里所蕴含的道家思想的深层内涵。”

    雨燕说:“也就是说画家笔下红叶的残缺和虫食斑其实也是借以传递一种思想寄托。”

    晏如山惬意地点着头答应着。

    傍晚,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燕撑着伞漫步在回校舍的路上,一片片红赫色的树叶从空中飘落,时而掉落在雨燕的身上;一堆堆被践踏过的枯萎枝叶铺散在地上c偶尔硌一下她的脚,整个校园一派萧瑟凄冷景象。

    雨燕忽然发现走在校园里不时有同学悄悄地在背后指点着自己c不知在说些什么,而且越来越多。

    过了一段时间,雨燕战战兢兢地跟着沈静一起去晏老师工作室,见了面雨燕说:“晏老师,最近我打工挣了点钱,先还您垫付的一部分医药费吧,后面的我争取尽快还上。”然后把一个装着现金的信封递过去。

    晏如山阴沉着脸说:“有件事我得跟你证实一下,听同学说你跟你们系的那个c什么叫双飞燕的c搞了个行为艺术画展是吗?你在展厅里还有这么回事吗?”

    “是c可是。”雨燕唰的一下脸红了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晏如山说:“可是什么?你那还叫什么行为艺术,你不觉得你玷污了艺术的清名吗?你还做过绳模是吗?你怎么能干这种事呢?你走吧,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

    “其实c其”雨燕张口结舌地辩解着,晏如山对着沈静说:“让她出去。”

    雨燕含着泪从晏如山工作室跑了出来,沈静也跟着追了出来说:“你别哭雨燕,晏老师他不清楚你还不清楚吗?你又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回来我跟他解释解释就没事了,你别哭,等等我c跑这么快。”

    雨燕边跑边流着泪说:“再说吧,明天就河南写生去了。”

    沈静快步追着雨燕说:“不管晏老师怎么看c怎么说,你起码应该有自信才能理直气壮地把事情原委说清楚呀,那个行为艺术展你不也是被双飞燕拉下水的嘛。”

    雨燕说:“我怎么说呀?他上来就往外轰我,本来我就没有自信,怎么可能理直气壮呀?不行算了c我也不跟晏老师学了。”

    “那我问你,就你这心理素质要是再碰上几个老师指责你是不是连学也不上了是吗?”沈静一边追着一边劝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