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初见魔头2(第1/3页)  逃出漩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莫兰的会议室。

    这是一个有着巨大穹顶的房间,让会议桌的四个人,变得像手里的糖果大小,四壁和周围摆放着大大小小的艺术品,圆形的屋顶是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一franis illet 1814~1875)的《拾穗者》的翻版。米勒是19世纪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伟大的田园画家。莫兰毫无疑问是一个流氓,但他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设计天份是一流的,甚至一些专业的设计师也很佩服他的艺术天份。他的家是他自己设计的,所有装饰包括色彩,油画,布艺都是他挑选和指定的,他是一个米勒迷,对大师的作品如醉如痴。

    说起米勒,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小的时候在家种地。当他23岁时,他放下了家里的生活,来到巴黎师,跟着当时小有名气的画家德拉罗什学习画画,由于穿着和谈吐,老师看不惯他并且经常斥责他,同学们也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

    为了生存,没有鞋子穿,他用素描去换,没有地方睡觉,他用油画去换,有一次还为接生婆画招牌。为了赚更多的钱,他还画一些带着感官刺激的卖给那些有钱的富豪。

    有一次,他听到人们私下里如此介绍他,“这就是那个下流画家米勒”,他回到住所大哭一场,痛下决心从此不再为钱而画,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来证明自己不是下流画家,而是一个有价值的艺术巨匠。

    《拾穗者》便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在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

    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说不上优雅,只是躬下身子在地里寻找零散c剩余的粮食。然而,这种最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和对生命的敬畏,这恰恰是莫兰喜欢的风格,莫兰经常一个人躺在会议室的沙发上,看着圆形屋顶的复制品,因为形状的变化,使这幅名画变得有趣。

    会议桌前有四个人,手上戴着大钻戒指的,一脸肥肉的莫兰c身材略瘦,戴着一副眼镜的严佛韵,他镜片后面是肉鼓鼓的眼袋,将他的眼神自然的做了最好的掩饰,只是被他盯着的时候,你会发现那里偶尔闪过一星寒光。坐在最里面的,还有一个白白净净的,肚子挺得很高的中国男人,35岁左右,从恩左一进来,就不礼貌的盯着恩左的脸,这种目光是挑畔的,是带着压力和宣告的。恩左控制着自己厌恶的情绪,将眼神儿示弱的挪开。最后一位就是请恩左过来的莫克多。除了这个大肚子的中国人,其他人恩左已经在基地里,把资料看得滚瓜烂熟,又请梁详细的讲解过每个人的交往过程,自是十分熟悉。

    恩左朝大家点了一下头,拉过一把椅子坐在莫克多的身边,莫伸出拳头,和恩左顶了一下,在洛杉矶,男人们都是这样打招呼的。

    严不动声色的看了他一眼,显然不认为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阴着脸,不耐烦的把烦摁在烟灰缸里:“可以开始了吗?”

    莫兰斜着眼睛朝他点了点头,面色有些沉重。

    “莫兰,我们这么多年并肩战头,从一个小帮派,做成洛杉矶最大社团,从你我一起吃霸王饭,到今天日进斗金,我是怎么做的,你心里清楚吧?我吃过多少苦,我没有和你抱怨过一句。”

    “可是我也给了你最好的!”莫兰终于愤怒了,“你看看你今天所有的一切,那一个不是我给的?上百人的社团,你坐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这些当年你想过吗?我们当年一起吃苦,你没二话,今天我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富贵了,就按不住自己的私心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