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莲池道场㈤(第1/2页)  一念心清静,莲花朵朵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浅曦因担心那少女,中途离去,再归莲池已是第五日,七天法会已将近尾声。

    “师叔,若以后遇到出家人如何称呼?”浅曦一脸天真的看着她。

    “可称道长c仙长c师兄c师父c师傅c大师c道爷c爷。因道士不改姓氏,可带姓称呼,如张道长c李爷c王师兄。见面一般用传统礼节,抱拳恭手,称作揖。打招呼时,可称“福生无量天尊”,简称有“无量寿光”c“慈悲”等。通常用善知识c居士c大德c师兄c善信c善人,比如张善人,李善人。有的称善福寿c福主c缘主,称年龄大的为老施主c老善人c老丈。佛道教中有职务的,也可称会长c方丈c监院c知客等。”

    “师叔,为何会有信仰?”

    “是因为有些人不相信那些信仰所说的,就有了缺失,于是有了信仰。人们认为吃饭是最自然而正常不过的事,不吃饭就会死,当然要吃饭,所以没有人宣扬或提倡“人

    一定要吃饭”这个信仰,若有人提出,必被当成疯子。只要你提倡的,就意味着你有了一个立场,于

    是必然会产生一个对立面,来反对你所提倡。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说:只有道德缺失时,才会提倡道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就是在说:人的呼吸,是不需提醒,就会自然去做的事。饿了吃c困了眠c冷了加衣c热了扇风,这些都是人们自然而然会做的事,不需提醒。当道德象吃饭睡觉呼吸那样,被人们自然而然的做着,就不需要提倡道德。只是当道德缺乏了,人们不再自然而然的去做道德这件事了,才会出现。”

    提倡道德的行为或信仰。一切提倡的,必是缺失的。

    提倡善行,必是善行缺失;提倡慈悲,必是慈悲缺失;

    提倡道德,必是道德缺失;提倡和平,必是和平缺失;

    提倡孝道,必是孝道缺失;提倡教育,必是教育缺失;

    提倡清廉,必是清廉缺失;提倡平等,必是平等缺失。

    由此可见,一切反对的,必是过多的。

    反对战争,必是战争过多;反对分裂,必是分裂过多;

    反对浪费,必是浪费过多;反对垄断,必是垄断过多;

    反对污染,必是污染过多;反对贪污,必是贪污过多;

    反对,必是过多;反对垄断,必是垄断过多。

    老子云: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

    信仰的缺失,天道补之,于是有了信仰。

    “师伯,为何说对于有信仰的人死为永生之门?”

    浅曦:最能积攒功德的方法是打坐。

    法灵:“慧能曾说打坐若能成道,如磨砖取镜。”

    浅曦:“那啥是功德?”

    法灵:“功德的释义很多,如慧能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

    功德。”

    想起来有个波兰人论功德很有诗意,这人是个作家叫显克维支,曾写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你往

    何处去》,他说谁能从道德坏的地方脱出来,并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更伟大的功德。

    浅曦:“我只想打坐,累人。”

    法灵:“试问你所知的法是从哪来呢?都去打坐,连译经的人印经的人都没有,经书都没得看,你

    上哪获得法打坐修行呢?”

    浅曦:“干嘛要信佛,这世上有佛么,我很怀疑。”

    法灵:“信仰如绿洲,必须经过无信仰的沙漠才会到达。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

    浅曦:“没有信仰一样活的好好的。”

    法灵:“俄国作家契何夫说信仰是精神上的能力,动物是没有信仰的,野蛮人和没有开化的人有的是恐怖和疑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