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我是谁(第1/2页)  一念心清静,莲花朵朵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未生之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我未生时,谁在林中笑?

    浅曦从回到玉案山就一直闷闷不乐,一在想她是谁!拜师前那个无依无靠的丫头?还是拜师后一直黏着师父的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或者是幽冥之地那个又怕又恨,伤心欲绝盼着师父来接她出去的少女?又或者是天界高高在上的天尊法灵见她如此想起个公案,便试着开导她。

    石阶问佛像:“凭什么你受人膜拜我却遭人践踏?”

    石佛像嗤笑道:“你只挨了四刀就成了石阶,我却挨了千刀万剐才有现今模样。想成功就要经历磨难啊!”

    过了几天,石阶带了个同伴又找到佛像:“这是我表亲砧板,你也给他说道说道。”

    佛像:“”

    同是石头,同样挨刀,做石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石品有问题?宿命?

    石阶上画一个佛像,是否会有人来拜而不被踩?

    砧板上写一个佛字,是否会供上香堂而不被剁?

    石有不同,人亦有不同,有的当皇帝,有的做民工。

    为何是玉帝掌管天界,不是孙悟空?

    为何是老子传道德经,不是孔圣人?

    人人都有自己使命,万物亦然,使命就是各行其道,各行其职,各尽其用。

    使命,是前因结成的果。

    佛像非偶然受人敬拜,石阶非偶然受人踩踏,砧板非偶然千刀万剁。

    一切偶然,都是必然,这个必然就是前世因今生果,种的什么因,结的什么果。

    月亮行自己轨道上运行,是行其道其职其用,月亮若跑到地球的轨道上就是灾难。

    是什么,就做好自己的本分。

    是官员就施政为民,是农民就种好土地,是教师就教好学生。

    各有使命,完成使命就是行满人道,人道满,天道成。

    想要登山顶看日出,需要石阶;

    想要切菜料理方便,需要砧板;

    想要寄托信仰祈福,需要佛像;

    麻棉锦丝,朴实与华丽各质地,皆成衣之物,此物尽其用。

    士农工商,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无分工贵贱,此人尽其才。

    山川河流,高地平原沃田沼泽,画壮丽山河,此地尽其利。

    光生万物,雨润禾苗,各守其则;雷起生机,风传物候,各行其道。石阶的使命是承载与托起。佛像的使命是表法与起信;砧板的使命是便利与服务。各有使命,平等荣耀。

    同源同地不同命,石阶石像两相争。

    若言成佛经刀斧,谁为砧板鸣不平?

    法无高下人愚智,石有分工用不同。

    各行其道守本分,何必心头论不公!

    这个公案,除了看到使命平等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明末曹洞宗为霖道霈禅师,一日对众曰:“诸佛众生,山河大地,与我同一法身,诸公还信得及么?

    夫法身者,即人本有之自性也。周遍十方,弥纶万有。迎之不见其首,随之罔眺其后。高而无顶,深而无底。旁而无边,中而无在。净裸裸,赤洒洒。譬如虚空,具含众相。于诸国土,平等随入,于诸境界,无所分别。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忘,唯证者相应耳。”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石阶石像砧板诸相,一切众生皆是如来。

    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

    我是道!你是佛!他是法!

    道法身,佛如来,法般若,名殊义同。

    观照,象太阳那样自在的观与照,就是观自在。

    象小孩在旁边玩,知道他在那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