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华夏武林(第1/2页)  都市之大侠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华夏武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到如今,国内共分为三大传承流派,即以少林寺、白云寺和金佛寺等为首的佛教流派,从释迦摩尼之后,传承至今。

    第二大流派即为武当山、峨眉山为首的道教流派,作为华夏本土武术流派,道教传承几乎与华夏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第三大流派号称“百家”,其实是一个统称,用以称呼除道佛两派之外的所有流派。因这些流派起伏不定,远不如佛道两派恒古不变,故而如此称呼。

    算上道佛两派,如今的武林,共有北四,南三,七个武林大宗门。能称之为大宗门的,要有三个标准,一个是武道传承要完成,第二要有化劲宗师强者,最后则是门下弟子得超过百名。

    北方四个大宗门,分别是白云寺、少林寺、陈家沟和武当山。

    南方三个大宗门,则为龙虎山、云江宗和峨眉山。

    光听名字,就知道道佛两派的兴盛,七大宗门,除陈家沟和云江宗之外,其余5家,都属于道佛两派。

    白云寺,位于京城附近的白云山上,成立时间仅仅二十余年,在七大宗门中最短。但声威不小。因其实质上,属于半官方性质的宗门,白云寺主持的任免,官府又很大的话语权。

    因有官府的助力,白云寺的传承不仅悠久,而且所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寺庙中人才济济,光是化劲宗师就有3名,寺内子弟数量更是达到了二百多人。

    少林寺,号称天下佛门正宗。鼎盛时,除主持之外,余下各堂堂首皆是化劲,一寺之内,化劲宗师逾十人以上,那时的少林,素有武林至尊的实力和名望。

    月盈则亏,近代华夏饱经战乱,位于四战之地的嵩山少林寺,屡经战火,现代武器的威力非人力所能抵挡,曾经辉煌无比的少林寺,最黑暗的时期不仅寺庙被攻破,一杆弟子外逃流落他乡,其最强者,也不过暗劲后期的水平。

    到了现代,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少林寺又一次发展起来,门人弟子接近三百人,化劲宗师2人,而且还拿回了嵩山祖地。再度展现当年武林至尊的一丝风采。

    由少林寺的发展就可以看出,武道传承的重要性。少林寺破折不断,几经灭门,但只要有一些弟子逃出去,依靠完整的武道传承,假以时日,新的少林寺又能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

    准确来说,陈家沟并不是一个宗门,而是许多传承悠久的武林世家组成的联盟。因一些原因,在陈家沟聚集了大大小小超过四十余家武林世家。这四十余个世家为对抗外敌,共同发展,组成了一个联盟,联盟的名字就叫做陈家沟。

    陈家沟的化劲宗师不少,而且出过许多威震武林的大人物。就眼下,陈家沟就有5名化劲宗师之多,各四家子弟的人数超过四百人。

    武当山,道教武术流派发扬光大的地方之一,别的不说,光一个张三丰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从张三丰开始,武当山就与少林寺并列为武林双雄,有时甚至压过少林寺的风头,成为新的武林至尊。

    当代的武当山,门人弟子有二百多人,化劲宗师虽然仅有一人,但这名化劲宗师被称为道门第一高手,实力深不可测,曾经以一敌二,都能轻松取胜。

    龙虎山乃道教第二大支派,在古代,其领袖经常被官府册封为天师。龙虎山的弟子走的是精英路线,人数不多,但上千年来开枝散叶,也有一百多人。

    山上原本有3名化劲宗师,但因为某种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其中一名化劲宗师脱离龙虎山,前往海外另立山头。

    云江宗位于香江,因历史原因,诸多武道中人为躲避战火,前往当时还是殖民地的香江。为不受外国人欺压,一名化劲宗师拉拢了许多武林人士,组建云江联盟。

    后来,第三任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