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毛眼眼(第1/3页)  朝圣者的追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坤来西藏的目的很明确,奋斗目标也很具体,就是为了圆梦,当一个雪域高原响当当的桥梁工程师,创造西藏桥梁建筑历史无数个第一。他在学校期间就开始关注西藏的桥梁建设情况,了解高寒缺氧气候对施工的影响,并收集了大量数据和翔实资料,为来西藏还有意增加了体能训练,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

    放下行李,他就跑到局长办公室畅谈起理想来:“我就是要在雪域高原创造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我要建高原上第一长的桥c第一高的桥c难度系数第一的桥”

    “哈哈哈”局长的笑声持续了很久,直到胡坤感到后背发凉才止住笑。他看着胡坤说:“你了解多少西藏桥梁建设的历史?你知道我们目前的现状吗?你知道我们面临的困难吗?开口闭口就要第一第一!你以为第一是那么容易创造的!”

    胡坤腰板一挺,说:“这你难不倒我,我是做足了功课才来的。虽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人民创造性地修建了许多桥,但是,由于没有一条公路,桥只能用来过人通畜没法行车。54年,康藏和青藏公路通车后,西藏才迎来了桥梁发展的新时代。截至80年,全区已有桥梁712座,总长度为18357米。其中永久性桥梁371座,半永久性桥梁43座,临时性桥梁98座”

    “好了好了,你给我背书啊!我问你,你见过西藏几座桥?最早的桥是谁设计的,有多长?现在还能用的桥叫什么,在哪里?知道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吗?具体步骤又是什么?我给你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不要一来就第一第一的。回去把凳子坐热了再说!”局长拿起文件夹要走。

    胡坤想起那天没有坚持上拉萨大桥走走,非去找纳金电站就后悔,但并不气馁,说:“我知道,全区现在已经修了许多桥,技术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公路运输车辆的增多和载重吨位的增加,原有的桥梁载重标准已远远不能适应运输发展的需求。我们急需建设载重标准更高,更加经济合理,更加新颖实用的桥梁”

    “哟,说得还头头是道嘛。但是,这都是纸上谈兵!你还是回去安安心心熟悉一下工作环境,把我们的五年规划看完了再说!”局长说完拉了拉胡坤没有扣子的外套,“有空先去把这件衣服换了!”

    胡坤回到办公室抱着头叹气,回头看见一个女同事正好奇地打量着自己,便走过去问:“离我们最近的桥有几座,在哪?”

    女同事看了他一眼,从文件夹中抽出一张纸,说:“中尼公路上的桥都在这上面!”

    胡坤接过来认真看起来,用心记住了每一座桥梁的名字和具体位置,还给她,说:“我叫胡坤,西安交大桥梁专业毕业的。老家陕西。你叫什么?”

    她听了胡坤的陕西口音,一怔,但并没有表现出多高兴,说:“我也是陕西人,米脂的。”

    “没有想到在西藏遇到了老乡,还在同一个办公室!”胡坤用他有力的大手拍了一下桌子。

    一张纸飞了起来,缓缓落在地上,躺在一滩水里。

    她有些不高兴,瞪了他一眼。

    胡坤赶紧把纸捡起来,看见已经打湿了,不好意思笑笑:“湿了!”

    她把纸拿过来左看右看,皱着眉头说:“还脏了!”然后取来门后一条干毛巾摊在桌上小心擦拭,之后又举在灯下仔细检查。

    胡坤觉得她有些小题大做,但注意力很快被她的美貌吸引住了:单眼皮又细又长,眼尾上翘,眼线有始无终地延伸到了太阳穴的地方。眼睛一开一合很有韵味,长长的睫毛上下翻飞,神光逼人。老家人叫这种丹凤眼为“毛眼眼”,是米脂美女的显著特点。人们都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自己尽管不是绥德的吕布,但是并不妨碍找一个米脂的婆姨啊!想到这他禁不住唱了一句“信天游”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