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接近傍晚时分,太阳还倦怠地眯着眼,努力张望着大地,偶尔还有一抹抹余辉不经意地穿过高楼大厦的缝隙淡淡地撒在城市的上空。可是,大厦林立的城市里,夜幕已经降临了。习惯了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生存的人们,已经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夜晚的来临:马路两边的路灯有些已经开始像打着瞌睡的眼睛忽睁忽闭慵懒地闪烁着,路面上的汽车也纷纷打开了夜灯。
城市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无疑缩短了城市里白天的时间,让夜晚提前降临了。
天天夜总会。还未到上班时间,黄总已经坐在了办公室。
黄总是与h市相邻的b市人,出生在六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二十多岁的他正值风华正茂,他头脑灵活,顺应改革潮流,成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批个体户。他以他独特的市场洞察力,顺应当地市场的需求频频南下,先后捣腾过服装c鞋帽c甚至电子钟表和打火机,而且每每他都领先他人一步。当年,每干一行他几乎都成了同行业的标杆。
他滚雪球似的越做越大,很快在当地做起了服装和小百货批发,成了当地商界成功的名人。两三年前,经过朋友介绍,他作为被招商引资的外商到h市投资了天天夜总会。
在商场摸爬滚打了多年的黄总,深谙经商之道。他知道娱乐业是新生事物,是改革开放的副产品,是绝对赚钱的行业,他更知道这种行业,没有方方面面的照顾是万万不行的。于是,他调动所有的人脉资源,巩固自己在当地的根基,同时不择手段地结交了h市公安局局长c治安大队队长和辖区派出所所长。
而且,因为他出手大方豪爽,一一给大家留下了极深c极好的印象。公安机关成立娱乐行业协会,黄总轻而易举就成了行业协会的副会长。
黄总倚坐在老板椅上,沉思着。手上夹着香烟上拖着长长的烟灰,袅袅青烟从夹着烟的手指缝里一缕缕升起,他思考着,他要设法改变目前不温不火的经营局面
因为前一段时间老是应付检查放扫黄假c近一段时间因为降温又下雪,到店的客人更少,生意本来就不太理想,可是雪上加霜的是据陈红反映张小雅她们一帮人又私下里常常跟客人外出开房
“天气这一因素,是不可逆转的。可是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娘儿们竟然敢吃里扒外?哼!哼!这是工作态度存在问题,这还不好收拾嘛!”黄总看着面前老板桌上陈红送来的张小雅她们租住屋的地址,眼角流露出一丝阴冷c狡谲的微笑,他拿起放在老板桌上手机拨通了公安局某个领导的电话:
“哎!对!对,9栋408!是的,是的!”
第三十一章(2)
上午十点多了小玉蜷缩在被窝里酣睡着。太阳透过两扇窗帘之间的缝隙明晃晃地射在小玉盖的被子上,因为供着暖气,屋子里春天般暖洋洋的,跟窗外虽说阳光明媚可依然零下十好几度的环境相比,简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小玉!”张小雅穿着睡衣,推门进了小玉的房间:“快起床呀”
见小玉纹丝不动,张小雅上前隔着被子轻轻地推了推小玉的身子:“快!起床了——”
张小雅提高了嗓音:“一会儿,我有客人要来撒”
小玉不耐烦的睁开眼睛,米糊糊的看了看窗帘缝里洒出来的阳光:“我睡我的,你们干你们的!我又不出声”说着,就又要缩进被窝。
“上回不是你跟我说要是c要是来的话,你就出去的撒?”张小雅支支吾吾说着,又怪异地坏笑着。
小玉一愣神,醒了:“哦!是那个我以前?”
“是的c是的!”张小雅点着头微笑着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原来,张小雅约的又是小玉的一个熟客。
“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