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文入哪家(第1/2页)  绝世文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文入哪家

    陶星言坐在桌前,拿出一张宣纸,在上面写着一些东西。

    儒c法c兵c墨一个又一个字被陶星言写在宣纸上,这些都是当今鼎盛的文道,而陶星言如今正是要考虑自己要加入哪家的文道,或者说自己主修哪个文道。

    其实一般的学子都是在书生境界时候选择几门文道去了解,到了秀才之后留下一两门作为备选,而到了举人之后才正式确立自己的文道。

    而陶星言却不准备这么干,他准备在书生境界便确立好自己的文道,专心修一门做到心无旁骛。

    一般学子要多留选择的原因是怕自己没有对于某一文道的天赋,写不出该文道的文章诗歌,无法激发更多的才气进行修炼,而陶星言则不一样,他脑海里有海量的名篇诗句,根本不愁没有才气支撑修炼。所有他要从一开始就确定好自己的文道,如此一来便能有着深厚的根基,日后去冲击大道。

    不过这文道的选择他可是犯了难,诸子百家争鸣不断,彼此之间的争斗也是不断,只有儒家一家独善其身,这还是因为孔圣被尊为才气的始祖才使得儒家一家独大,但是就算是如此在儒家之中也是有着派系之争,以孔子后人以及孔子弟子为首的家族自称儒家正统,而后世其他儒家学派的道统则是被称为旁系。

    两者虽然是没有什么明面上的争斗,但是也是彼此不服,一个认为自己是圣人后裔儒家正统,另一个则是认为对方是沽名钓誉依仗着祖辈余阴庇护。

    不过即使是这样,这还是诸子百家中最为和谐的一派,换做是其他家,比如纵横家与兵家,两者简直就像是天敌一样!

    早在战国的时候两家就斗了个你死我活,当时的庞涓与孙膑便是当时的政治牺牲品,原本是同门师兄弟的两个人因为文道之争而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孙膑被刮去了膝盖,而庞涓也是在马陵之战被孙膑用兵法击败身死。

    这两个人当时可得被誉为未晋圣者,都是有成圣之资,可惜最后庞涓在登临司马之前身死,而孙膑也是因为身体残缺,在证道的过程中没有撑过去去,在天罚中身陨。

    自从之后,纵横家与兵家便水火不容,孙膑乃是孙子世家的传人,因为纵横家惨死,孙子世家从此对纵横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而纵横家也不甘示弱,没一代都有人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在朝堂至少阻拦兵家。

    想到这里陶星言不禁摇了摇头,不论如何这两家他是绝对不会入的,不然可能还没等自己成长起来就夭折了。

    陶星言在纸上划去了c纵横家c兵家两个后备选项,又看向了其他的选项,想了想又将儒家划掉了,儒家的水太深,若是自己不小心写出了什么与其相违背的诗句文章,那么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儒家一直自认为是百家正统,觉得诸子百家都是脱胎与儒家,虽然平时里也是有内斗的,但是若是涉及到这个问题,两边一定会统一战线先行清除异端的。

    陶星言又看向医家,也没有多想便将其划掉了,因为自己对医疗有关的知识懂得甚少,入了医家虽然没有什么争斗,但是却也发展不起来。

    就是这样陶星言在宣纸上划来划去,最后只剩下了三个选项。

    孟家,山水家,史家。

    这三家可以说各有各的有点,其中陶星言最喜欢的还是孟家,因为他是最赞同孟子的“仁爱”的理念的,孟家是他个人最喜欢的文道,而山水家则是他脑海中存诗最多的一家,而且写出来也不怕得罪其他世家,最后的史家则是最与世无争的一家,因为所有的世家都不爱得罪史家的人,包括纵横家在内,当年纵横家的赵高便是得罪了史家所有被写成了一个千古罪人的形象,可以说谁都怕史家手中的那支春秋笔。

    陶星言在这三家中不断的思考,权衡利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