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云峰西北侧的山崖,俯瞰呈波浪形。耳立目前所站立之处,恰好处于一道凸出位置。
这凸出宛如凌云峰的脊梁一般,直直的凸显在西北方位。脊梁的两侧弯曲而平缓。右侧,在一道凹陷之后,便继续向西北方向延伸,连绵不绝。
在紧贴着脊梁靠右位置,耳立发现此处的藤蔓明显稀疏。细看之下,藤蔓都是笔直的垂向山崖之下。而在这些藤蔓之间,有一条可落脚攀下山崖的“道”。
即便在有人指点的情况下,不定睛细看,是发现不了这条所谓的“道”的。这只不过是在无数条藤蔓之间,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一块凸起的岩石可供落脚。
在这些凸起的岩石上面,隐约还可看出有人落脚过的痕迹。很显然,曾有人沿着此处去过山崖下边。
耳立在伸拽起一根藤蔓,试了试坚韧度之后,便不再犹豫。转身,跃下,伸牢牢抓住两旁藤蔓,角尖轻轻踩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之上。
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
藤蔓的韧性超乎想像,似乎即便千斤之重,亦可以承受得住。有了这些藤蔓,即便山崖陡峭至几乎垂直于地面,耳立仍能轻松的攀援而下。
一丈···
两丈···
······
五丈···
十丈···
······
不到一炷香时间,耳立便下至了百丈以下。看看身下,距离悬崖底部仍不知有几千丈远。遥远山崖下的河流,宛如玉带一般蜿蜒。
继续下行,当下至百多丈时,下方几十丈处出现了一个石台。同时,这石台的右侧,还出现了一条通往右侧山峰的“通道”。
这石台和“通道”恰好被自上而下的凸起脊梁所阻挡,在上面是看不见它们的。
“莫非···便是此处···”
耳立在心呢喃了一句,双一松,快速的向着石台之上滑下。脚步落地之后,耳立闪目四下打量。
原来,这里不仅有石台和“通道”,在石台的后方,还有一个不大的洞窟。这洞窟深径直凹陷进脊梁之内,有四五丈宽,深度约有十几丈,足可容纳十几人在此盘膝打坐。
耳立在石台与“通道”的连接处盘坐了下来,一边调息着,一边仔细查看这条“通道”。这“通道”,竟是一颗长度足有二百多丈的古木搭建而成。
这古木横亘在山崖之间,两端连接着石台和对面的峡谷。在古木之上,缠绕攀爬着几十根,与山崖上垂下的同样粗细的藤蔓。如此,古木与藤蔓便巧妙的搭建成了一座,坚固的索桥!
耳立扫了一眼对面的峡谷,这峡谷乃是由两侧的险峰夹构而成。峡谷的下方底部,便是那条环绕凌云峰的河流。这峡谷,竟是悬空在这山峦之内的!
此处,便应是无道子所说的,有猰貐出没的峡谷了。
此时,耳立已经有些明白了无道子的用意,不管怎么说,这峡谷之内的凶险,是摆在眼前的了。
在调息了一炷香时间之后,耳立便站起了身。他先试探了一下索桥的坚固程度,确认没问题之后,才缓缓的走了上去。
不必抓住两侧的藤蔓,人腰般粗的古木树身足以让一个人轻松踏足。很快,耳立便来到了峡谷的入口之处。
抬眼向峡谷内望去,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无人踏足的峡谷之内,竟没有多少荒草。生长在这里的,基本全是半人多高的灌木!
大部分的灌木枝头,都挂满了或青色,或鲜红欲滴的小果实。因并不识得这些灌木,耳立不敢随意摘取了吞食。
在这些灌木丛,很显眼的一块块巨石,横卧在峡谷之内。这些巨石的表面,皆被劲风吹侵的十分光滑。在两侧的山崖之上,很显眼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