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战秦营(第2/4页)  千秋月落别楚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怎么干?”

    “琢磨点思乡的秦风让你的部曲一起唱,用秦腔!能带着秦军一起,此战我记你首功!”

    连封的执拗是从骨子里带来,闻言脖子一梗:“我不要这种首功,你只要答应我战后不许杀降就行,这些秦人……都能收拢!”

    “我本来就没那么残暴的想法!自说自话了吧?放弃个首功你活该,赶紧想辙!”

    连封清了清嗓子,悠长的腔调慢慢飘起:“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这是一首有关周公东征的古诗,一战三年,跟眼前的秦军有着太多相似之处。

    行军打仗,同样的风餐露宿,野蚕卷桑一般的蜷缩身体睡在车下,一身衣物穿到变味没人管,常伴身边的只有兵甲,说不出的苦唷。

    再回头想想家里,也不知无人照料的庭院成了什么样,是否藤蔓爬满屋檐?是否苔痕映上石阶?家里的粮食谁来收割?摞起的柴火又有谁管……

    最先出征的时候,秦军里的很多人都以为此战只是剿匪,速战速决不耽误秋收,还能赚一份军功光宗耀祖,哪想仗打成这样,又有多少人再也回不去家乡。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道不尽的悲怆尽在此言,自从开始远征,回家的愿望就已成空,自从说起回归,心中的悲伤飞向西方。

    王离听出了歌中哀恸,更听出了唱歌人的险恶用心,他脸色大变,环顾四周问道:“何人祸乱军心!此人当斩!”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传唱的声调越来越高,秦营近卫仔细聆听,回禀道:“将军,这是对面的贼军所唱!”

    “贼军里面有这么多秦人?!”

    声势声势,声可壮势亦可哀势,樊哙的嗓门最高,也不知他又从哪寻了个大斧一样的怪兵器,借着腰力一下一下劈剁,嘴里不停怪叫:“慆慆不归啊!又一个回不去家的,再来——你也不归了啊!”

    看着秦军节节败退,王离心急如焚。

    他急,虞周也急,因为楚军满打满算不到两千人,扔到秦军大营显得格外渺小,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多占很多便宜,可是随着战局变化,对手士气再低都没有溃败的形势,这就难缠了。

    他们没有束手投降的习惯,自己这边也快坚持不住了啊!左右秦营前来支援需要人手堵着,斩旗建功的每一步都是以性命为代价,在虞周看来,以一换三都是亏的,继续往里扔本钱?得好好考虑一下……

    是孤注一掷拿下中军一举击溃对方?还是见好就收趁着没合围赶快抽身?

    秦军的韧性超出预料,这个最大的变故需要以后好好留意了!

    纵马挥戟的龙且、杀成血人的樊哙、刀花如雪的卫涵、神出鬼没的燕恒、不知所踪的景寥……就连连封,边唱边杀不住的流泪,手上却都不再有丝毫软弱。

    “龙且!你过来盯好了!我去去就来!”

    长戟连划留出说话的空当,小胖子头也不回:“我都累出矢来了,你还想临阵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