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上前道:“回禀大人。老身年迈百岁。且又四十余一。” 众人略略一吃惊。要活上这么大的岁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尚书大人似乎也认得这位老奶奶。恭敬道:“老人家免礼。自皇上登基以來。每年的元宵节您皆是沒有落下。至今足足有二十个年头。”
老妪笑着道:“老身活的岁数多。正好经历了大华四朝皇帝。这元宵佳节的祭祀已经來了上百次。”
尚书大人感叹道:“我朝开国至今有一百四十一个年头。而老人家你正好也有一百四十一岁的高龄。恰好与我大华朝同岁。故圣上想以老人家的岁数为谜底。作一对贺岁联赠与老人家。”
老妪道:“老身叩谢天恩。”
尚书大人转身道:“想必三位此时已经清楚了。谜底便是老人家的岁数。请你们用一个贺岁联來为老人家贺岁。你们当中谁愿先來试试。”
夏才女今日兴致十足。白雪透红的鹅蛋脸一直点缀着浅笑。当即开口道:“小女子不才。已想出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宋行令立即开腔道:“夏小姐的才女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如此短的时间内便想出上联。上联正好是一个谜面。又有贺岁之意。妙哉。”
尚书大人微笑道:“此上联甚好。花甲重逢百二十岁。再加上三七岁月。正好一百四十一岁。”(花甲等于六十岁)
夏才女淡笑道:“上联比下联容易了许多。小女子不才。只好先占点便宜。还望诸位不要见怪。”
尚书大人道:“那下联有谁想出。”
有了夏才女出的上联。但下联定然不能太差。众人见今次的元宵佳节比往年有趣了几分。不由得兴头大起。与周围百姓的热闹气氛不同。宋行令则是在低头深思。这次灯谜不同于往年。不仅是猜谜。而且是对对联。以前从未碰过。
正在他深思间。沈风这边喊道:“我家小姐对出來了。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个春秋。”(古稀相当于七十岁)
尚书大人听罢点点头。当即拍掌几声。大笑道:“妙极。此下联正好也是一百四十一岁。且对得极为工整。今次的点灯大礼便由夏小姐与林小姐执火。请二位上前。”
唐大小姐高兴道:“我们赢了。。”
宋行令落败。脸色沒有任何不快。反而是上前來祝贺一番。体现出他谦谦儒雅的涵养。此举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赏。
沈风也注意着他。见他神情平淡。可见此人心志上佳。不会计较于一时得失。但这种人对付起來可比杜青山棘手多了。但只是这次瓜葛料想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猜完灯谜接下去都是一些繁文缛节。干脆告别了两女。溜到人群后边和别人家的丫鬟家丁闲扯。
过了片刻。夏嫣然也走了过來。热情地挽住林可岚的手。娟娟而笑:“原來真是林小姐。方才沒有看仔细。林小姐是何时來到京城。”
林可岚轻笑道:“几日前才到京城。今日家务缠身。沒有登门拜访。还望夏小姐莫要见怪。”
夏嫣然欣然道:“这是哪里的话。当日在升州时。林小姐以上宾之礼待我。今次理当由嫣然登门拜谢才是。且林小姐才思敏捷。让嫣然甘拜下风。嫣然也想借此机会去向你讨教一番。”
明知这不是自己猜出來。却硬要承认。真是难堪之极。一时间林可岚手口无措c面色发窘。唐大小姐天性纯真。完全沒有这个觉悟。开心道:“这是当然了。林姐姐在前面才猜对了不少灯谜。”
夏嫣然见说话的是一位纯真可爱的漂亮姑娘。只看一眼便令人喜欢上。不禁问道:“这位是。。”
唐大小姐心思鬼马。不想被人认出來。眼眸灵怪地转了转:“我叫小雪。我们家小姐的丫鬟。”
夏嫣然眼力极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