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822 真(第2/3页)  天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历史的联系性。

    正是在这样不断的争执与论战之下,威尼斯宪章才应运而生,成为世界文物修复以及古迹保护的指导性纲领的。

    而“原真性”也成为了世界文物修复的根本原则。

    两个世界在不同的道路上发生了巧妙的重合。

    据苏进所知,这样的论战在这个世界也曾经发生过,但规模远没有那么大。它引发了雅典宪章的颁布,然而关于“原真性”的讨论还没有到威尼斯宪章那样的深度。

    当初在惊龙会上,文物协会的长老们想要推广的艺术修复,跟当初英法两国流行的“风格性修复”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令人深思的是,苏进能够很肯定地确认,文物协会的长老们,这些古板的传统修复师,的确是不知道英国那场论战的存在的。

    惊龙会上,苏进对“艺术修复”的批驳,几乎是那场论战的缩水版。

    他的观点能够轻易地取得胜利,除了之前用技艺碾压了长老,契合了“技艺为王”的潜规则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那些九段墨工,乃至于更多的传统文物修复者们,更认同的是“真实性修复”。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中,早期用得更多的不是“保护”这个词,而是“保存”。

    一字之差,代表的概念却有根本性的不同。

    而这,才是华夏传统文物修复真正的根本所在。

    正是因为这个,当初凌天如堪称天才,却在距离九段只有一步的时候退出修复界。

    正是因为这个,石永才才会放弃文物修复师的段位,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

    正是因为这个,岳九段才会觉得自己将要走出的是一条“歧路”,从而感谢苏进的一言之恩。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他们认同的是“真实”,觉得“艺术修复”是错的!

    然而,华夏文物和建筑,尤其是后者,跟西方建筑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所以,同样是“原真性”,不同的解释会带来不同的判断方式。

    这也是华夏文物修复的矛盾由来,也是华夏文物修复对威尼斯宪章的疑惑所在……

    对于文交会的这次交流论坛,苏进和国家文物局的专家从一开始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做了非常周全的安排。

    论坛第一天,国家文物局安排了一位专家进行开幕发言,基本上就算确定了这次论坛的讨论主题。

    这位专家直接提出了“原真性”的概念,也就是那一个“真”字。他发完言之后,第二位专家上台。

    他看似自由发言,但下面的人明里暗里都知道,这还是文物局安排的,相当于是一个托。

    但就算是托,他发言的内容也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关注。

    他对第一位专家提出的“原真性”概念提出了质疑,把重点转移到了“什么是原真性”上。

    他提出来的例证也非常有力。

    西方建筑以砖石为主,可以延续千年不倒。

    但是东方传统建筑以木结构或者夯土结构为主,这种结构相对比较容易损坏,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大修一次。

    在修复过程中,有可能进行扩建、改建,以及更换建筑的一些构件和材料,甚至改变颜色。

    对于木构建筑,还有“落架大修”的做法,这几乎就是一种重建了。

    这同样是传统,同样是历史建筑,对于这种建筑的现代修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把什么定为它的“原真性”?

    第二位专家提出的这一点,直接引起了很多华夏修复师们的共鸣。

    华夏人通常都很务实,这些传统修复师们究竟如此。

    对于他们来说,概念是概念,最重要的还是实际操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