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9 章(第1/4页)  民国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逼处此,除却用你这个战略,来救一救眼前之急,也无别法了。"火烧眉尾,且顾眼下。

    正商议间,忽报杨军长率领本部军队,从泸州赶到。刘湘和袁祖铭俱各大喜。袁祖铭就把刚才自己两人的议论告诉了他,杨森道:"泸州方面,我现留有杨春芳在那里防守,可以放心,何况还有刘、陈的中立军在富顺一带,把双方的战线已经隔断,吕超便要攻泸,在事实上也行不过去。此亦就现在局势之常理论之耳。然事常有出于意外者,其将如之何?只有涪陵方面的周西成一路军队,却十分惹厌。"刘湘目视袁祖铭道:"他为什么要倒戈攻你?"袁祖铭摇头道:"你不要再提这话罢。人有良心,狗不吃屎,现在的人,哪里还有什么信义?"以国家所设职官,为私人割据争夺之利器,以人民膏血所养之士兵,为割据争夺之工具,上以危累国家,下以残虐百姓,公等所行如此,所谓信义者安在?孟子云:"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在上下相jiāo争利之局面中,固必然之现象也。公既误国害民,又何能独责部下以信义。昧于责己,明于责人,至于如此乎?杨森道:"在眼前的局面看起来,战线愈短愈妙。邓、卢各军,总以调回重庆为上计。"此时yù求一中计而不可得,何处更可得一上计?刘湘道:"邓、卢两军,调不调回,在于两可之间,不必多所讨论,只须拍一电报给他,通知他目下重庆的战事形势,回不回来,还让他斟酌情形,自己决定为妥。我们现有三路军队,用以防守一个重庆,当不至再有闪失。"有袁祖铭之三路攻成都,乃有熊克武的三路攻重庆,有熊克武之三路攻重庆,乃有刘、袁、杨三路之守重庆,更不料攻重庆之部队,于熊、赖、但三路以外,更有周西成、胡若愚、何光烈三路,战局之变化,岂容易捉摸者哉?当下彼此决定,刘湘任中路,对付熊克武,好。袁祖铭任右翼,对付赖心辉,好。杨森任左翼,对付但懋辛。好。如此捉对厮杀,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等得熊克武军队赶到,双方便开起火来,一个是用全力猛攻,有灭此朝食之概,一个是誓死力拒,有与城俱亡之心。激战数日,未分胜负,按下不提。

    却说邓锡侯、卢金山等,在涪陵方面和周西成激战,正恨未能得手,忽传熊克武留刘成勋守成都,刘成勋下落在此处补见。自己和赖心辉、但懋辛,率领三师兵力,暗袭重庆。黔军在大足方面,被熊军杀得大败,刘湘来救,也遭损失,现已退守重庆,形势十分吃紧,邓不觉大惊,急请卢金山商议:"涪陵尚未攻克,重庆偏又告警,根据要地,不能不救,烦兄独立对付周军,只要能坚守阵地,不望克城,等我击退熊军,再来助兄猛攻,不怕涪陵不下。未知我兄以为怎样?"卢金山道:"贺某军队,现在彭水、石柱之间,倘然绕道武隆,在涪陵之南。来攻我侧面,那时我兵力既薄,决不能兼顾,如之奈何?"邓锡侯道:"赵荣华现在忠州,贺军决不敢西进,万一你果然守不住,便退守乐温山也好。"在涪陵、重庆之间。卢金山应允。邓锡侯正待退军,忽接刘湘、杨森、袁祖铭三人来电道:

    熊军进薄重庆,铭、湘均失利,森于今日申开到,议定誓必坚守。中路阵地白市,由湘防守,南路浮图关,由森防守,北路悦来场,由铭防守。地名在此处补出,为上文所无。兵力相当,想不致再挫。惟闻赵部在忠州,有退守万县之意,不悉确否?如确有其事,乞卢师长电阻。此又上文所无。顺庆方面第五师,自何光烈被监视后,全部已在旅长李伯阶之手,近闻其有南下助熊之意,殊为可忧。此又上文所无。我兄方面战情如何?是否回兵救后,希斟酌敌情而行!

    卢金山见了这电报,便道:"重庆既有杨、袁、刘三位在那里,兵力已不止三师,用以抵御久战远来的三师熊军,想来总不致再挫,兄似不必急急回救了。"想是不敢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