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2/4页)  大宫情殇之如蘭正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觉去了勤政殿,又任由自己冲动地失态,把那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肆意挥霍,是有道理的。

    就是那一天重病的皇后过世了,凤印落在了德妃手上皇后的葬礼还没有结束,仙常在就去求见德妃,请求她为纹淑仪做主。

    仙常在就是从前纹淑仪的侍女仙草,纹淑仪生下大皇子后就一命呜呼,后来皇上把她的侍女封为答应,春节的时候大封后宫晋为常在。

    仙常在对德妃说当时纹淑仪生产时皇后让稳婆做了手脚,才导致纹淑仪丧命,后来太后驾鹤西归,皇后又有大皇子傍身,便在后宫中一手遮天,皇上又不常召见她,她只能忍气吞声。

    现在后宫中是德妃做主了,她才敢将当年的秘密说出来。如兰听到这个消息,感觉不仅前朝风云涌动,后宫中也要变天了。

    德妃雷厉风行地下令彻查,很快,结果就出来了,从前凤仪宫的一个小宫女供认皇后指使她买通稳婆做了手脚,不仅如此,皇后还买通了从前逸安宫的宫人,里应外合,在纹淑仪平时用的香里面下yào。证据就是逸安宫墙角的小洞。如兰这才知道,这个小洞是用来传递yào粉的。

    皇上听到后震怒,皇后的葬礼规格被减少了将近一半,最后几乎是按照贵妃的礼制下葬的。德妃掌权之后再后宫越发嚣张,甚至让阖宫嫔妃都到她宫中去请安,皇上对此也没有表态。

    只是朝堂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了,珞亲王上奏说:“御史污蔑恩顿将军,理应治罪。朝堂上也有一众老臣附议。”出人意料地是皇上根本没有给这些老臣面子,第二天,这些为恩顿将军说话的老臣贬官的贬官,将珞亲王赶到封地上去了。

    朝野顿时安静了,再没有人敢为恩顿将军说话,只等着皇上的裁决了。如兰越发焦虑了,她叫夏花去请青贵人过来。

    夏花回来告诉如兰,她在去青贵人那里的路上碰到了青贵人,她正好准备来清兰宫。青贵人拿了两套秋装,都是用如兰送给她的布匹做的,一套桃红色的,一套鹅黄色的,针脚细密,看起来美丽又精致。如兰很奇怪,现在夏天还每到,做什么秋装呢?但她还是收下了。

    不过一会,琼淑妃也来了,她一进来就说:“兰贵嫔你不要着急,起兵应该就是这两日的事了。”青贵人和如兰面面相觑“起兵?”这下轮到琼淑妃奇怪了“难道珞亲王没告诉你们吗?他跟我说他已经知会过你们了啊。”

    送走了青贵人和琼淑妃,如兰心乱如麻,此时,皇上一道圣旨下来“恩顿将军意yù谋反,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如兰则被幽禁在清兰宫中了。

    许多京城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都泣不成声,甚至有人到皇宫门口替恩顿将军击鼓鸣冤。不过圣旨还没有穿传到边疆,各地的戏园子里就唱起了“治世还须治世王。”恩顿将军在边疆集结十万大军,揭竿而起。珞亲王以清君侧为名带领淑百亲兵和恩顿将军一道攻入京城。

    起义军每到一处,都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几场战斗下来,人数不降反增。整齐的军队直奔京城。

    皇上再勤政殿叹息“朕早知道会有这一天,所以励志肃清朝堂,铲除世家势力,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官员们眼看着大势已去,纷纷站队,他们拒绝上朝以支持珞亲王的起义。还有一些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臣子依旧对皇上忠心耿耿,他们在朝廷上和一些世家出身的臣子打嘴巴官司:“皇上一向清明,后宫也规矩,何来清君侧?”于是更多的后宫秘事被抖露出来。

    比如说:太后曾经害死张太妃,夺走她的孩子太作为自己的儿子成为储君的筹码;皇后为了抚养大皇子谋害纹淑仪使其身亡;还有皇后为了防止自己的庶妹威胁自己的权势,在赏花时陷害她使她落水失了孩子。

    一桩有一装的事情被牵连出来,每一件都是妖妃祸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