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回 丹卫(第2/3页)  丹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单薄,除了定儿和明儿,就只有一位安安分分的公主,而这死丫头又吵吵着,这一辈子不出宫,不嫁人。”皇帝脸上的阴霾散去,舒心的笑了笑。“二老啊,我说话有时候重了些,因为你们二人,不单单是太子太傅,你们在我的心里,实实在在是可为天下师啊!”

    镇国公张重演与宰相孙兴几乎同时开口,不同之处是两人的话语,镇国公说道,“老臣惶恐啊!”宰相则说道,“老臣愧不敢当!”皇帝看着两人,把他们两位老人搀扶起来,说道,“我总时时想起老祖宗的话语,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太子之时便兢兢业业,唯恐守不住大元帝国,又一直在心里砥砺自己,既有天下大势,何不在有生之年,让我大元的疆土再度扩大几分!,”

    说道这里,皇帝唏嘘几声。一旁的镇国公赶紧说道,“陛下操劳众多,已经是天下一等一的明君!”皇帝哈哈一笑,在镇国公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两下,“镇国公啊,这就是赤裸裸的奉承之语了。”张重演笑了一声,一边的宰相插口道,“陛下谦虚了,天下人都有目共睹,我朝在陛下手里虽然疆土没有扩大,然而国富民强,可以说大元开国以来,这是最好的时代啊!”宰相孙兴说的眉飞色舞,到了最后,加了一句,“臣下以能跟随陛下鞍前马后为荣啊!”

    镇国公跟着附和。皇帝开心的笑了,“你们两位,对于这件事情倒是出奇的一致啊!”

    三人来到御花园的凉亭,如今正是秋天,远远望去,半院的菊花来的正艳,金黄灿烂,花香扑鼻,醉人心脾。皇帝坐下,早有婢女冲茶倒水,皇帝赐了座,这才率先推开盖碗,一杯淡绿的茶水中,有一朵金菊随波起伏。这位中年皇帝看着这朵菊花,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花开时百花残,我呀,总是少了先祖皇帝的一身杀人气哪!”

    两位国老顿时微微拘谨。

    只听皇帝继续说道,“今日大元,能够国富民强,靠的还不是老神仙,我是看明白了,八国争锋,强军才能强诸国,老神仙这一去,我们大元少了中流砥柱,对于其他的宵小之徒,这是多么大的一块肥肉啊!”

    两位老人都知道说到了重点,互相看了一眼,都不说话。果然,皇帝继续说道,“自从我亲政以来,广开国库之门,通过孙老,张老,向周围四国放债,这一次,老神仙的最后一次运丹入海,就是水落石出的时候了!”

    两位老者同时起身,跪倒在皇帝面前。

    皇帝重重握手,砸在桌面之上,“天命,人命,大势!我要以我来造大势!”皇帝说的斩钉截铁,他眯着双眼看着跪在眼前的两人,镇国公重重磕头,“微臣愿为我大元肝脑涂地!”一边的宰相笑了一声,“敢叫元马入北海,天下一统看当今!”皇帝再次起身,搀扶两位老者,等到两位老人站起身,他又毕恭毕敬的将茶水奉上。他站直身躯,在秋风中背对二人。

    “大元,是我长孙家的大元,也是张家,孙家的大元!”

    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说句心里话,面对您二老,抛开寡人的身份,我对不起你们良多,能给的只有眼前的一切,大势之下,无可奈何。我这一段时间,常常想起父皇的话,他说,越国有一处万亩花海,每年三月的时候,百花绽放,香飘百里,真的很向往啊!”两位老臣对望一眼,这次,他们齐齐表态,“来年三月,定不负陛下所想。”

    皇帝哈哈笑了,他挥了挥衣袖,转过身来。

    “我听说那个当年打了太子的冯真表现的不错,这个小子,有意思啊,是不是还穿着我赐予他的宝甲啊!”镇国公接口道,“有了陛下的鸿福,这个小子不出人投地也难啊!”宰相也笑了两声附和。皇帝说道,“孙老,丹卫的事情,你拟个诏书,给他们铁券告身,择日即可出发。”孙兴与张重演再次对望一眼。

    孙兴起身向皇帝行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