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正给孩子做棉鞋,看他回来就问:“喂,咋这么快就回来了?也不在厂里转着看看,你就这么放心儿子。”
常大伯往沙发上一坐说:“不放心又能怎样?咱都是有今没明的人了,该放手的时候就得放手,迟早都是他们的,人家比咱强。”
柳枝说:“是呀,好驴都欢不了几年,何况是人。只要你知道自己老了就别干啦,回来把老婆好好陪几天,看看孙女,享享天伦之乐就行了。”
常大伯笑着说:“哦,你还知道啥叫天伦之乐。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也不是原先那个没有文化的柳枝了,大有长进,真不简单呀!照你这么说,那不是停着等死吗?人常说:‘八十的老,门前站,一天不死要吃饭。’我觉得要吃饭,就得干,不然,咋对得起吃下去的馍饭哩?”
柳枝抬起头说:“别糟蹋人了,我就是和玉柔学了几个成语,有啥长进哩。人老了不停着等死还能怎样?咱吃馍饭还是吃自己的,儿子孙子的,这几年就是领了国家一点养老金,有啥对不起的?那些退休干部干啥哩,月月领国家那么多钱,还不是停着等死吗,人家咋没见对不起谁?”
常大伯忙说:“好,好,算你说的对得行。我说的是能干的时候多少干点,经常停着有啥意思哩。你看孩子,缝衣做鞋,还不是在干吗?咱就是应该尽力而为,能做个啥就做个啥,你咋又扯到退休干部身上去啦?”
柳枝又说:“我说得不对吗?咱不干活对不起馍饭,他们不干活对得起谁呀?白拿国家那么多钱,心比猪心都瞎。猪喂肥了还能回报主人,他们只知道自己享受,一点好事都不干。国家给他们发钱,真不如---。”
常大伯急忙打断她的话说:“行了,行了,快别说了。隔壁两口都是退休干部,他们的心比猪心瞎吗?你咋能说这没良心的话哩?”
柳枝吐了下舌头说:“啊,怎么把他们忘啦。我说的是个别的,不是全部。就像雷鸟先生、硬蛋那样的人可多啦,他们活在世上对得起谁呀?”
常大伯说:“好了,别说那些话了。对门快婶回来过没有?”柳枝说:“没有,她还回来弄啥呀?上次伤风感冒,要是在前几年,吃点药就过去了。现在就扛不过去,我和玉柔请了几次医生都没治好,没办法才给她侄子打了电话。羊娃先开小车把她送进医院,再开大车来把四叔和常用的东西都拉走了,看样子不让回来啦。快婶没儿子,这个侄子还不错哩。”
常大伯又说:“是呀,羊娃是个好娃,上次就说他养活快婶和四叔哩。这下好了,他们的女儿回不来,有侄子照管咱也放心了。快婶真是个好老婆,比我大好几岁哩,身体一直很好,这回一下子就把人撂倒了。”
柳枝说:“七八十岁的人了,说不行就不行,还能好到几时去?她轻易不生病,一有病就重得不行,连小小的感冒都撑不住啦。”
常大伯说:“年纪大了抵抗力差,身体的各个零件都老化啦,容易耍麻达。这老婆人好心好,你没过来的时候,她给我把忙帮扎啦。我下次回来用电摩带上你,咱们去东土村把快婶看一回。门对门住了一辈子,天天见面,互相帮助,关系一直很好,老了谁见不到谁,人心里很不美气。”
柳枝忙说:“是呀,我过来以后,她还是老帮咱们,大事小事,就她最先到场。这些日子没见过人,别说你啦,我也怪想她的。”
常大伯说:“那好,我明天下午回来,咱们后天就去。快去做饭吧,我看孩子,你两个做饭快些。冬天的下午没时间,我吃了饭要上班去。”
柳枝放下手中的活就去做饭,常大伯走出房子,到客厅里照看两个孙女,杏花腾出手也进厨房,婆媳两个轻车熟路,很快就把饭做好了。
常大伯吃了饭赶到工地,时间还早早的,曹师看他来了就说:“老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