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八章 赐官(第2/3页)  锦衣卫之卧底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份。

    若不答应他们,他们岂不是更加觉得自己心里有鬼?不敢见明朝的人。可若是爽快的答应,岂不是也会被他们觉得心里有鬼?

    想到这些,赵远心里不得不好好的掂量掂量,道:“大王,国师,这是不是有些太过儿戏了,这官位自然是能者居之,在下怎么能为官呢,要是在明朝的话,那可是要寒窗苦读十几载,那才有机会金榜题名!”

    伯革道:“明朝要当官很难?”

    赵远点头道:“不是很难,那可是非常的难,这么说吧,总体有三个步骤,第一是乡试,第二是会试,第三是殿试,乡试的必须是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这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另外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只有第一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金榜题名!”

    说道这里,赵远端起酒杯,浅浅的喝了一口润润嗓子,:“明朝负者接待使臣的是礼部,也就是说,要进入礼部,正常渠道的话至少得通过这种考试才行,在下资质愚钝,别说什么状元,就连这乡试也过不了,所以说只能混迹江湖,当一江湖草莽,现在大王要赐官,在下实在有些受宠若惊。”

    什么乡试也好,殿试也罢,这些都是赵远平日在上看来的,现在这国师和伯革突然要给自己封官,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什么用意,说如此一大堆也就是告诉他们打这当官不容易,封官也请谨慎。

    实际山,在元朝的时期,他们也有自己一套的科举办法,四试士也是元代所开的先河,只不过元朝被灭了之后,原本的黄金家族没落,整个草原也分为大大小小不少的部落,于是当初元朝所执行的那一套科举制度已经基本上被完全舍弃,现在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